至于为什么是这个板块的边缘区域,则是从首都自身的安全性考虑,毕竟只有这个板块的边缘地带有险要之地,就像北平,金陵和洛阳。
某种程度上来说,邺城和战国时邯郸能成为古都也是得益于此。
不过,在现代,远东帝国还要多考虑一个条件,那就是对海权的需求,从这个角度来说,现在远东帝国海军羸弱,因此北平和金陵的位置就对远东帝国很不利。
但是,未来远东帝国想要走向海洋,首都就只能从这两个城市中选出,而北平在渤海湾内,进可攻,退可守,又比金陵条件好的多。
话题回归正轨,现在,苏联要挑选一个战备首都,可选择性也比较多样化,就比如喀山,斯维尔德洛夫斯克(叶卡捷琳娜堡),古比雪夫等城市。
约瑟夫说道:“关于战备首都的选址,我认为不能够距离莫斯科太近,但是也不能太远,这样便于后续战争状态下,全国的军事调动,同时这个区域,应该是一个交通中心,最好工业基础也比较强大。”
“国防部要重点考察出一座适合的城市,作为苏联的战略后方指挥中心,同时,还可以在此基础上,再选择一座用于备案。”
这是事实就是挑选出两个城市充当战备首都,也可以看出,现在苏联被德国逼到了什么程度。
苏联国防委员伏罗希洛夫说道:“我认为喀山最合适,喀山距离莫斯科有八百公里,距离不算太远,而且交通便利,工业基础良好。”
喀山一直都是苏联的大城市,从沙俄时代就是如此,至于交通不管陆地还是水运都很便捷,当年东非从喀山把黄金偷走,就利用了喀山的水运条件。
苏军的叶戈罗夫总参谋这个时候则提到:“如果是这样的话,古比雪夫也满足条件,古比雪夫在距离上距离莫斯科只比喀山多两百公里,同时,这里距离乌拉尔山更近,方便我们对后方资源的调度。”
同时,他还说道:“而且多出的这两百公里,在我看来还有一个优势,那就是未来战争中,空军的作用已经凸显出来,随着现在航空工业的发展,古比雪夫比前者更加安全,这两百公里,或许在未来,就可能成为德国空军难以逾越的距离。”
既然叶戈罗夫总参谋提到了这一点,就有人反驳说:“如果考虑飞机技术进步的话,那斯维尔德洛夫斯克明显更加安全,光是从莫斯科到斯维尔德洛夫斯克距离就超过一千七百公里,而现在世界上大部分最先进军用飞机的极限航程也就勉强超过两千公里。”
“所以,斯维尔德洛夫斯克明显更适合作为战备首都,他的安全性最可靠,同时也是连接祖国东西部分的主要枢纽地带,自身的安全性更是很可靠。”
话是这么说,不过一千七百公里,明显太过遥远,毕竟这不是距离苏联边境一千七百公里,而是距离莫斯科一千七百公里,如果把斯维尔德洛夫斯克定为首都,那基本意味着苏联欧洲部分完蛋了。
所以,约瑟夫说道:“斯维尔德洛夫斯克距离太远,但是可以作为第二战备首都,如果当莫斯科和第一战备首都都沦陷,斯维尔德洛夫将是苏联的最后一道防线。”
“至于第一战备首都,我想还是选择古比雪夫吧!毕竟古比雪夫在历史上没有喀山出名,如果我们秘密建设古比雪夫,或许可以起到出其不意的效果。”
战备首都,显然最好敌人知道这个地方越晚越好,而喀山自古以来就是苏联境内比较出名的城市。</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