至于亦真这是不可抗力因素,能过得如何,只看亦真的命数,还有周璋的人品了。赐婚只能保证婚事不会终止,至于期间会发生的意外旨意不会管这么多的。
“有劳公主挂心,下官还不着急。”把这个话茬岔过去,亦安关心起公主的身体。亦安是真不急,对上临清公主,依旧是这个口吻。若亦安在这时候提了这样的事,不说自己的前程,几个姐妹的婚事还没落定,有她在御前,好歹是个震慑不是
这也是陆氏为什么咬着牙也要认周璋这个女婿的原因。不仅仅是因为赐婚,而且周璋本人还有圣人亲赐腰牌,入宫去见圣人,压根儿不用等的。要是开罪了这样的人,光是天天在御前晃悠几圈,试问有哪个受得了便是自家没错,也得落个各打五十大板的下场。
忘了说一点,周璋和亦真成婚后,回门礼拜见的是陆氏和白成文,所以说陆氏是周璋的丈母娘,倒也
不算错。
“父皇很看重你,必会为你打算的。”临清公主目光看向亦安身上的腰牌,对亦安露出“你只管放心”的表情。
亦安身上的这块腰牌与周璋那块算是同款,起因是圣人觉得亦安一趟趟出宫又要等候禁军查验怪麻烦的,索性便给了这块腰牌。
能够出入宫廷如无人之境,得到这块腰牌的,宗室里只有舞阳长公主和临清公主,荣康郡主尚未出嫁,不知圣人日后会不会补给她一块。宗室里即使尊贵如圣人亲生子,二王也是没有时时入宫这个权力的。目前储位未定,给谁这个体面,或者都给了出去,对掌权者而言是不大明智的。
尤其圣人老迈,对禁军的掌握却一年强过一年,明显是对二王不再信任。便是旁系的定王、端王、安王,圣人也是防备着的。万一他哪一天龙驭上宾,这些宗室藩王翻了脸,好歹有禁军在,也闹不出什么大乱子。
外命妇里,也只有久居佛堂的魏夫人手上有一块。这也是为什么京城勋贵看不上荣康郡主做儿媳,却也不敢明着说出口的缘故。谁知道这位哪一天会不会突然母性重现,入宫去给女儿讨个公道要是圣人给荣康郡主“主持公道”,那么自然就要有一人受到“不公道”的惩罚。
至于大臣里这么说吧,便是圣人二顾茅庐的陆太傅和崇元一朝的几位首辅,都没能拿到这块腰牌,更遑论旁人。
而这样的腰牌现在就在亦安身上。直到这时,亦安才明白,登高必然跌重的道理。看似圣人给亦安的体面越来越大,却把亦安推向百官的对立面。眼下看不出来什么,亦安左不过是替圣人跑跑腿,这也在满朝文武忍耐范围之中。
倘若有一日,亦安接触到更大的权力,会不会被百官所忌圣人独治多年,朝中却没有一个权臣登台,就是因为圣人随时可以把这份权力收回去。但万一,圣人到最后关头,却又不想收了呢
说起来都是危言耸听,等真到了那一日,恐怕就是腥风血雨。满朝文武对圣人最放心的便是这份独治,不会被旁人影响决策。倘若真出现了那样一个人,百官又会如何
另一边,令国公太夫人看到亦安的身影消失在游廊后,周围的丫鬟又被遣了出去,身边只有儿媳和二个孙子,这才忍不住道。
“我有什么地方对不起圣人”这话细听起来,已经算是对圣人不满了。
只是这话是令国公亲娘,临清公主的太婆婆亲自说的,便不会有人去计较这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