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亲慎言”令国公罕见变了脸色,他倒不是因为母亲说了这样的话,而是这样的话要是传进圣人耳朵里,会出现什么样的情况
太夫人自家也一肚子委屈,想当初她在宣宁侯府时,老宣宁侯就对朝廷忠心耿耿,那时候边境尚不平稳,老宣宁侯那一代,是真真正正有族人马革裹尸的。
当然相比起为国捐躯的大部分无名无姓的军士而言,宣宁侯府也得到了丰厚的回报。总的来说,勋贵和皇家算是相互成全。
令国公太夫人是亲眼看着这个
国家怎样走向四海升平的,她和圣人是一代人来看最新章节完整章节,算是老朋友了。便是这样的圣人让太夫人感到陌生,昔日旧友,到底不似往昔了。
令国公和二个儿子劝了好一阵,才算劝了回来。
令国公夫人缓过这口气来,对长子道,“派人去花厅请使者来,我有话要说。”对于令国公太夫人而言,圣人御前的人,能说个请字,便已经是非常客气了。
正巧亦安和临清公主也说完了话,顺势便去见太夫人。她今日实在不得空,还要跑两家。
“劳烦使者回奏圣人,届时郡主下降,是从宫里出降,还是在宫外别置它府”令国公太夫人这话说白了就是不想认魏县令这个“亲家”,虽说魏莫钤现在看着还好,不是为非作歹的模样。但谁能保证他那“一群”儿女,日后个个儿都是成器的材料要是打着郡主娘家、国公府亲家的旗号招摇撞骗,真是把国公府的脸面放地上踩。
也只有令国公太夫人有这个底气说这个话,她老人家和圣人是一辈儿的,又是旧相识。
“下官谨记,必替老夫人回明圣人。”对于这个问题,亦安还真不敢打包票。
因为就这个问题,御前是有个小会议讨论过的。
参会人员有圣人、掌印太监焦清、御前女官亦安、穆尚宫。
关于荣康郡主从何处出降的问题,一直没有讨论出结果来。总的来说,还是圣人犹豫了。
要是从宫里出降,那魏家这个提拔了十来年的“娘家”,到底有什么用
是个摆设那这也太亏了。
从魏家出家那用不用郡主的仪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