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一时间,一群顾问组的专家也盯着屏幕,不过这次换成了项志清坐在了最前面。
“那不一样好不好”
盛京收藏“画工没问题,笔法也没问题,印也没问题,字也明显有风幡体的痕迹反正除了张大千,我再想不出谁还能仿这么像”
没问题
问题大了
而世人皆知,张大千就是靠仿石涛而崭露头角,一生也最爱仿石涛,最擅仿石涛。
转着念头,他顺口就问“经理,这幅画多少钱”
“那有没有屌大的藏友鉴别一下”
而搜尽奇峰图,则是其成熟时期的巅峰之作,真迹收藏在京城故宫,如果拿出来拍卖,估计得好几十亿。所以猜都不用猜,这幅明显就是仿作。
杂项付国川“虽然说搞鉴定的都不会把话说满,但杨老师你这太谦虚了不说十成把握,七八成该是有的吧”
“项教授,是不是真迹”
虽说这两位长于鉴定杂项,但毕竟是权威专家,基本的眼力还是有的,至少要比收藏品公司、拍卖行靠谱的多。
“哈哈金老师和付老师也在两位实在是过奖了,我哪里敢说有几成的把握”
“会不会是别人仿张大千的,比如说他的徒弟”
“不好说,毕竟隔着手机屏幕,所以我只能看到这里”
项志清言简意赅的吐了一个字,刚要详细解释,手机又传来郑万九和李定安的对话。虽然都刻意的压低了声音,但足够看直播的人听的清清楚楚
“李老师,如果估价,大概能值多少”
“要论古玩的数量与品质,再论玩家和收藏家,沈阳也不差,有张大千的画也不奇怪当然,前题得是真迹”
感觉像是不经意,又像是本能间的一笔或两笔,虽然不多,痕迹也不重,但隐约间给人一种稍有那么一丝不协调的感觉。
辽省国有文物商店杨哲“不可能你要先看画绢,都黄成了这样,既便没一百年,应该也有七八十年的历史,所以这幅画创作自上世纪三十年代大致是没错的。
近处大湖浩荡,烟波缭绕,其间又缀有苍松茂树,屋宇舟桥湖中有孤岛,湖畔有山包,水中渔夫驾舟撑篙,岸边高人席而论道
一群顾问猛的一愣这么大一幅画不可能吧
正狐疑间,项志清猛的拍了一下桌子,兴奋溢于言表“就知道这小子有点东西”
但是不是真迹
清四王之首的王原祁曾评价海内丹青家不能尽识,而大江以南当推石涛为第一,予与石谷皆有所未逮。
估价
当时何云霞倒是已拜张大千为师,糜耕云却到了抗日战争胜利后才拜师而且这二人虽是师兄弟,但到八十年代后才第一次见面所以时间先不对”
意思就是假的
一群顾问顿时就来了兴趣“老项,到底哪里不对”
看经理到旁边打电话,郑万九又凑了过来“李老师,如果估价的话,大概能值多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