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1章连屎都敢吃
直播间顶部,用特效挂着一块硕大的灯牌古玩打假第一人。
光这七个字,就能让懂点行的瞎上那么几秒钟。
郑万九板板正正的坐在灯牌下,穿一身青蓝色的西服,头发梳的油光水滑,脸前还摆着一件肥嘟嘟的萝卜尊。
估计是拍摄角度的问题,这画面怎么看,怎么都像是一大一小两件瓷瓮。
网友顿时就乐了“这个穿绿西装的胖子,是不是就那天直播时跟在李安之身边的那位”
“废话,这张脸的辩识度那么高,哪还有第二位再看那块表,江诗丹顿的陀飞轮,普通人哪能戴的起”
“还有瓷瓶上的贴的纸条安本斋那天江灵雨直播的时候,是不是就数这位跳的最欢,骂李安之骂的最脏”
“对,要不然李安之为什么要打他的假”
小能手“哈哈现在谁敢说李安之窝囊,谁敢说他是面瓜,给我站出来”
钻巷子“可别胡说你没看简介就是郑万九在打假,和其他的任何人都没关系”
营养快线“快别扯淡了,老郑又不是没在李安之的直播间出过镜,有这能耐”
品艺轩“说的对,你们得先搞清楚为什么其他行业都有专业打假人,就古玩界没人敢打假的根本原因。
压根就不是什么所谓的约定俗成的行规,而是在于不好识别,更没有相关的鉴定标准和法律条款。”
就像消费品和食品,只要稍微了解一下,普能人就能识别出来这些东西是好不坏,符不符合标准。既便某方面需要借助仪器,随便一个小县城的质量技术部门就能检测。
然后再搬开食品法和一大堆眼花缭乱,却又细得不能再细的质量标准、法律法规,能不能告赢,告赢了能赔多少钱全都一目了然,甚至连律师都不用请。
但换成古玩别说检测,这玩意能借助的科技手段简直少的可怜,凭的全是鉴定人的眼力、经验、知识储备简而言之一个字难
而且极容易走眼,我敢说涉及这一行的,就没有没走过眼的,包括国内最顶尖、最权威的那些研究机构的教授和学者。”
“最关键的还是付出和收益不成比例打假消费品、食品都能假一赔三,或假一赔十,但古董这玩意,你打官司能把买了赝品的钱退回来都得烧高香。
要问为什么很简单国家没有出台任何与古玩相关的质量体系和鉴定标准,更没有任何与古玩价值有关的法律依据再说通俗些就是古玩的价值没法定性,今天只值一毛的东西,说不定明天就能值一百万”
“没这么夸张,但司法部门很少会以古玩的经济价值为判案的依据,至多也就是借鉴或考虑一部分,包括盗墓案和古董走私案。
所以但凡买到赝品起诉的,很少能打赢官司,顶天了也就是退款退货要是还不懂,可以自行搜索曾经轰动全国的“专家诈骗乾隆真迹嵩阳松柏图案,一审、二审、终审全是原告败诉”
“哈哈你们字多,你们说了算但只要郑万九没承认,李安之不露脸,谁敢说这个直播间和李安之有关”
“所以说,太阴险仇报了,还一点影响都没有”
“还有更阴险的都看到郑胖子在古玩上全部做了记号,也看到他在店员封箱之前,在箱子里丢了什么东西,对吧那是微型摄像机这些全都是证据”
“什么意思,详细说说”
“古玩官司确实很难打,就像之前提到的嵩阳松柏图案,法院之所以判决原告败诉,一在于没有鉴定标准、没有法律条款支持,价值无法定性之外,还在于证据链不完善
因为专家称,之前他用十七万从原告手中买的那幅赝品早卖给了美国人,天知道现在在哪而原告也无法证明之后拍了九千万的真迹,和之前专家从他们手中骗走的那一幅是同一幅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