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大多数古董官司之所以会输,也是同样的道理原告没办法证明他当初从被告手里买走的东西,就是现在法庭上的这一件简而言之,被告说你调包了,但你拿不出证据”
“我靠,还能这样”
“你以为李嗯,那个助理为什么要全程拍摄,还是一镜到底,郑胖子又为什么做记号官司能不能赢先不说,至少我能证明,这东西就是从你店里买的那一件”
“意思是到这份上了,官司都不一定能打的赢”
“赢应该会赢,但极耗精力和时间如果不理解,可以再借鉴一下更为轰动,更能颠覆三观的全缕玉衣造假案官司前前后后整整打了七年”
“就是用两万块钱的东西造了一件玉衣,然后请专家鉴定值二十四亿,之后抵押给银行,前前后后贷了十二亿那个”
“对”
“总不能是被告说,银行把他的真的给换了”
“完全正确幸亏银行金库有全程监控。被告律师没办法,又辩称那件玉衣虽然现在只值两万,但当时确实值二十四亿,依据的就是古玩价值无法定性的法律漏洞虽然最终银行赢了官司,但过程很曲折,还特么不是一般的离奇要不信,看看当时参与鉴定的那几位专家”
“我靠京大文物鉴定中心的主任”
“好家伙,还有故宫的副院长”
“那算什么,看这位国家文物鉴定委员会副主任、国家收藏协会会长”
“我去等于何安邦、吕本之、还有吴湘,离他们都还差得远”
“吴湘离京大的那位差的不是太多,也就是再往前两步的事情,但剩下的那两位的地位和级别,何安邦和吕本之这辈子是没什么希望了。”
“这几位最后怎么样了”
“当然是毛事没有只说水平不够打了眼。虽然鉴定费高的离谱,超出了一般人的认知,但没法证明他们是在明知道玉衣是赝品的前提下,联合出具了价值二十四亿的鉴定证书,所以谁也拿他们没办法”
“我了个大操总算知道,为什么古玩市场那么多的假货,却件件都有专家出具的鉴定证书,而且来头一个比一个大”
“你以为所以说,像李安之这种鉴赏水品奇高,从无打眼的记录,却从来都不给别人鉴定的专家,比大熊猫还少”
“用的着他随便在地摊捡一件,就够别人辛辛苦苦几辈子的。”
“这倒是”
“哈哈,听郑万九的助理开始解说了”
“我去这声音,感觉不是一般的耳熟”
“这要不是李安之,我把手机吞了”
“哈哈,你说这是李安之来,证据拿来”
渐渐的,直播间里的网友越来越多,不大的功夫,在线人数就超过了五万。而且还在不停的,不停的
“慕名而来,听说李安之开播了我去,真是李安之”
“不是,你听错了,只是声音有点像”
“大哥,别张嘴就来,看直播间简介这是郑万九郑总的助理,姓安,所以称他为小安但绝对不姓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