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开封皮再看纸,不是太厚,却给人一种很结实的感觉,虽然很旧,但依旧泛着光泽,手摸上去,薄厚如一,很是光滑,也很是柔韧。
不出意外,接下来就会进入“抛开事实不谈”的环节,李定安既不争,也不恼,相反还表示理解花半辈子的积蓄,结果买了一件假玩意,甚至可能分文不值,搁谁都会急眼。
但少见归少见,不一定就有价值,具体要看是谁抄的,有没有名气,如果是无名之辈,就要看具体的年代、书法水平、保存是否完好等等。
字体倒是挺工整,保存的也极好,大概五六十页,但书册依旧平整,纸页依旧紧密。
所以,伱不能怪国宝帮太多,而是这操淡的行业本身就不规范,漏洞多的跟筛子似的,造假售假不但利润高,还不用坐牢,我为什么不造
于是,假货越来越多,造假的手法也越来越高明,上当受骗的当然也就越来越多
看看以往的成交记录2018年,嘉德拍卖,宋代版王安石文集宋龙舒本王文公文集和宋人佚简三卷,起拍价才各是五百万,但最后,四本书整整拍了两亿六千万。
看这两位的穿着和神情,以及葛教授微微皱起的眉头,估计有点来历。
我了个去这竟然是宋版,而且还是官方手抄本
怪不得葛教授都没问之前找谁鉴定过,结果又是什么,就急吼吼的把自己叫了过来
古玩界一直流传着一句话一页宋版一两金不夸张,这句话绝对没有一丁点的水份。
说有问题,得罪人还是其次,就怕万一看走了眼,同样少不了一场官司。
网友倒是挺乐呵,天天都守在江灵雨的直播间,就等着看藏友拍着桌子骂李定安,说他是“狗屁的专家”、“眼睛长脸上出气用的”。
结果然并卵反正看了足足一周,经过手的东西少些也有两三百件,但真品连十分之一都没有。
估计就是这个原因,葛教授才不得不请李定安帮忙。
暗暗思忖,李定安走了过去“葛教授”
说没问题,但感觉东西好像多少有那么点问题,万一事后被买主发现,而且确实有问题,那一场官司绝对跑不了。
江灵雨笑的眼睛眯成了两道缝“托您的福,快一百万了”
“你姐呢,今天怎么没来”
“好嘞”
他下意识的转过头谢原平手里拿着一方铜镜,上面长满了绿锈,看着有了些年头。
李定安“呵”的一声,又指了指支架上的手机“多少粉丝了,我是说总共”
转着念头,他又坐了下来,想着闲着也是闲着,不如和江灵雨的粉丝聊聊天,帮她巩固一下人气。
“还没问,关键是唏”
还真就得感谢李定安她这近百万粉丝全是靠李定安积累起来的,而且都是真粉,消费能力也不差,如果带货,一次坑位费最少三万以上,提成另算。
不止是网友,藏友也会看热闹。
女的年长一些,四十岁左右,但气质优雅,风韵犹存。
“我有点拿不准,你给看一看”
今天是第八天,展览会一如既往的红火,不到九点,也就刚开门不久,会场里就已经挤满了游客和藏友。
而且来这之前,这两位很可能找其他专家看过,也得到了肯定的答复,而且说不准就开具过证书。
还想出手,做梦去吧
因此,找李定安的越来越少,除非是头铁,对自己的东西有百分之一千的信心,要么就是不知情,没看过主办方的宣传视频,只知道李定安的眼光超准,鉴定能力超级高,一头扎进来的。
打量了几眼,李定安顺势坐了下来“之前请谁鉴定的”
正被晃的眼晕,旁边又传来谢原平的声音“李老师,你要是不忙的话,帮我看一下这件东西。”
2021年,同样是郑玄注的周礼注,南宋初年两浙东路茶监司刻本,成交价一点四个亿。
乍一看,确实够旧这本书已然不是“发黄”,而是近似“黄中带灰”,而且不止是封皮,就连中缝都是这样。如果不是人为作旧,没有两三百年的功夫,纸色绝对旧不到这种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