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定安拿着绸布,用指甲刮了两下。
高低不平,凹凸有致,纹路如刀刻,这便是缂丝,又名刻丝。
古人云承空观之如雕缕之像,更有“一寸缂丝一寸金”、“织中之圣”之说,原因在于它独一无二的织法通经断纬。
起于宋代,因为难织,当时只用于作敕制和诰命,也就是圣旨,明初才用于纹织书画作品。
到明宣德时期,国力渐盛,工艺精进,才用于制作龙袍衮服和宫庭日用。清代沿制,只供于皇室,民间不准用,也用不起。
包括现代,绝大部分的人都不知道这是什么,就觉得都是丝制品,为什么它比普通的毕绸贵几十上百倍
直到中央电视台的国家宝藏中专门有一集讲了缂丝,大众才有所了解这玩意,全贵在手工上了。
所以,既便在古代,既便不掺金丝,缂丝也不是一般的贵
几位教授和警官也围了过来,听到这东西花了三千万,一时不知如何评价。
一是可惜。
这么大,还是库金,虽然品相不是太好,但既便值不了三千万,千八百万还是有的
就为了做实验,一刀给剪了
二是不理解。
什么是古董
古董即骨董,肉腐而骨存,文化之精粹,历史之延伸。
它的脏、它的旧,它的陈与朽,以及完整性,都是历史赋于的独特的文明象征。
所以,这一刀下去,不是李定安损失多少钱的问题,而是代表着他对文化的轻视,对历史的不尊重。
在这些学者眼中,这是绝不可饶恕的。
顿然间,之前产生的那点佩服和赞叹荡然而空
何安邦瞪着眼睛,挑起李定安剪开的那个洞往里瞅了瞅依旧是缂丝黄底,颜色还是那么黑,图案依旧模糊,依旧是金龙戏珠。
没看出哪里有区别,更没看出哪里有玄机
他和张汉光对视了一眼,后者比他还迷茫。
再看李定安浑不在意,状若无人,自顾自的研究着手上的那一块。
大致瞄了几眼,李定安扬了扬手“崔老师”
崔立快步跑了过来“李老师您说”
“莫伊尼蛋白质分子钟会做吧”
“会”
“丝素蛋白能量定性呢”
“也会上上个月才学过”
“学过就好”
李定安把布料递了过去“先做莫伊尼氨基酸左右旋转镜像,再做特异性抗丝素蛋白抗体免疫传感,最后再做金属离子测定”
曲中书凑了过来“他说的是什么东西”
“丝绸断代鉴定技术”
“然后呢”
“不知道”
“不是就为了断代,几千万的东西就这么毁了”
张汉光想了想,叹了口气李定安又不是钱多的扎手
估计羊毛落在羊身上,最后还得要那位温总买单
说曹操曹操就到,正转着念头,门口传来一阵动静,五六个人进了会议室。
温有权、温曼、付彬,以及几位警察。
张汉光眯眼瞅了瞅曲中书都还在这,人是怎么放出来的
再往后看,好家伙四角星花和白衬衣,副处级的督察长
曲中书连忙迎了上去“段处长”
“别紧张只是受你们局长委托,过来看一看”
态度很温和,脸上还带着笑“该怎么样就怎么样,你按程序办”
局长请他来的
曲中书惊了一下,又看了看表离局长说的两小时,还差三十分钟
明白了,因为之前出警,多少有那么点儿不符合程序,局长就以他不会听招呼,可能会强行硬来,怕弄出什么事情来。
但局长和处长都在省会,追不过来,只能给厅里打电话
督察长这么说,也是在点他温有全又不是阿猫阿狗,你也讲点程序行不行
有证据就抓,没证据就放人
他怔了怔,又转头看了看。
张汉光瞪了他一眼这是你的地盘,你看我有屁用
转着念头,人也到了跟前,张汉光迎了两步,四只手握在了一起
“张处长,欢迎来地方指导工作”
“段处长客气,给你们添麻烦了”
段处长顿了一下。
这位嘴上说着客气,但潜意一点都不客气这事我也有份,别光赖曲中书。
你想放人也行,但就算是坐着干等,也得把时间给我等够了。
问题是,你就差这半个小时
名不虚传,张处长还是一如既往的霸道
段处长又笑了笑“应该的”
法理不外乎人情,政治要讲,程序也要讲。
放不放人,必须得曲中书这边给个结果,他们局长也是这个意思。之所以请他来一趟,又把人要出来,只是不想闹的太难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