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技术的交流与探讨中,时间总是流逝得悄无声息。
转眼间,一个多小时已翩然而过。
而黄河在航空领域展现出的深厚底蕴,更是以绝对的技术高度,令所有北方的设计师们深感钦佩。
待整理完需要上报给冷风城的材料后,来自雅科夫列夫设计局的领队叹了口气,紧接着语气很是惋惜地说道:
“未能把握住黄这种顶尖的科学家,简直是我们北方难以弥补的遗憾。如果您当初没有离开,想必现在的战局一定不会如此糟糕。”
“哎,不过好在问题总算是有了解决方案。亡羊补牢,犹未为晚。”
听到盟友领队的感慨,黄河的思绪一下子回到了几年前,在第二特别设计局工作、学习的日日夜夜蓦然浮现。
那段难忘的岁月里,他和几名外国科学家都受到了毫无保留的指导与关怀,让他真切体会到了国际主义精神的崇高与温暖。
想到这里,黄河将目光投向了拉沃奇金设计局的代表,随即婉转地问道:
“斯米尔诺夫同志,我记得第二特别设计局跟你们局的合作一直很密切吧。战争爆发以后,你有没有见过我的老师和朋友们,他们现在还好吗?”
“等战争结束后,如果有机会的话,我一定要再去见见他们。”
此话一出,来自拉沃奇金设计局的工程师略微有些吃惊。
只因他们局与第二特别设计局的合作始于1941年,属于高度机密,盟友本不该知晓这一情报。
不过考虑到对方先前的工作履历,以及上级在整个团队出发前的再三叮嘱,他最终还是说出了自己了解的情况。
“同志们现在都过得很好,所有人都平安无事。”
“因为技术的特殊性和战时的贡献,sdl同志甚至亲自签署了第227号命令的补充条款,明确禁止逮捕任何局里的航空工业高级工程师。”
二战时期,okb-2是为数不多没有高层被处决的部门。战时所有干部,均正常履职至战后,无突然消失的记录。
不过这位代表不知道的是,当初局里的nkvd驻厂特派员,早在1941年年底就被大胡子送上了前线。
没办法,谁让他是唯一一个不沾亲带故的人。
sdl同志的偏执度不小心超过了25,总要有人负责啊。
在得知自己的恩师与挚友皆安然无恙,黄河不自觉地长舒一口气。但设计师领队显然是知道一些内情,于是他赶忙岔开话题道:
“同志们,叙旧的话不妨改日再说,咱们当前还有更重要的任务需要处理。”
“黄局长,您看能否为我们安排一场试飞演示?虽然您提供的性能数据令人信服,但作为需要向冷风城汇报的关键事项,还是严谨一些为好。”
“我们此行带来的试飞员是东线战场的王牌,相信他一定能高效地完成,对暴风和怨恨两款战机的实战化评估。”
闻言,黄河神色一肃,立即收敛心神。
他向一旁待命的王亥队长打了个手势,这位八路军空军最强的战士,正是招待老毛子试飞员的最佳人选。
“王队,接下来的事就拜托你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