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将军若有此人相助,扫平北方不在话下,囊括九州亦未尝不可。”
“大将军若以寻常士人身份待之,未必能将之留在冀州。”
袁绍闻言,不由大惊。
荀彧、荀谌两兄弟的才能,他可是知之甚详,却也未曾听说,颍川荀氏之内除了二人以外,还有谁如此出色。
袁绍急忙上前握住荀谌双手,问道“友若所举荐者究竟何人”
荀谌口中吐出了五个字“荀攸荀公达。”
荀攸虽然也出身颍川荀氏,身份地位比之荀彧、荀谌两兄弟,却是有着天差地别。
你道为何
原来,荀攸父亲荀彝早死,死前不过官至豫州从事,缺少了父亲这一辈的显赫,到了荀攸这里自然无法与荀彧相比。
不仅如此,荀攸祖父荀昙虽说曾官拜广陵太守,却因为党锢之祸被禁锢终身,而且也在荀攸十三岁那年便去世了。
少了两代人的底蕴,荀攸的起步自然要比同族之人低许多。
反观荀彧、荀谌,二人父亲荀绲属于“荀氏八龙”之一,曾官拜济南相。
二人祖父乃是荀淑,所生下的八个儿子各个名声卓越,并称“荀氏八龙”,就连当世名贤李固、李膺等都尊其为师。
甚至于,荀淑还博得了“神君”这么一个外号,在士林之中名声显赫。
有了父辈所遗留下来的底蕴,荀彧、荀谌二人就要比寻常人高上许多。
“荀公达”
袁绍闻言,眼中却是露出了疑惑之色。
他自然听过荀攸之名,甚至当初在大将军何进麾下任职的时候,还与荀攸共事过。
只不过。
在袁绍眼中,荀攸看起来有些木讷愚笨,很多时候甚至显得有些怯懦,根本不像有张良之谋之人。
他看向荀谌,道“吾此前与公达共事,为何并未发现其才”
荀谌直言不讳的说道“公达与常人不同,外愚内智,外怯内勇,外弱内强,彼不显智慧,只因未得明主,能让公达施展平生所学。”
“纵观天下豪杰,唯有大将军算得上是英雄,若对其委以重用,公达必会给大将军惊喜。”
袁绍心中虽然仍旧有些疑虑,可是出于对荀谌的信任,终究还是说道“吾欲先与公达见上一面,再谈其他,不知可否”
荀谌闻言,不由微微一叹。
他知道,接下来的谈话,将会直接关乎两个人未来的命运。
袁绍手下虽然不乏谋士,可哪怕是沮授,都难以担当谋主之位。
就连此前被周琦扣留在扬州的田丰,虽然智谋不凡,可是缺乏谋士的圆滑,如此极易触怒君主,终究难成大事。
反观荀攸,大智若愚,而且身为顶级谋士,不仅能够为君上排忧解难,还能算到君主的性格,继而拿出最容易打动君主的计策与说辞。
田丰、沮授虽为当世大才,不过在揣摩人心,迎合君主这方面,却是相差甚远。
这也是为什么,谋主能够让君主言听计从,似田丰这样的谋士,明明所出计策乃是最优选择,却往往会触怒君主。
荀谌早就看出,袁绍手下缺乏一位能够令其言听计从的谋主。
至于荀攸,若不能得到袁绍的器重,恐怕也不会留在冀州,未来不知道会投哪里,前途如何。
“吾这就引公达前来,大将军不妨考校一番。”
却说荀谌离开了大将军府,找到荀攸以后,说道“大将军欲与公达一叙,能否将之打动,就要靠公达自己了。”
荀攸对着荀谌郑重一拜,道“多谢叔父引荐。”
荀谌虽然比荀攸小十岁,却仍旧老气横秋的拍了拍荀攸肩膀,道“今日相见,并非藏拙之时,大将军也是喜欢听好话之人,公达可知如何应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