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玄幻小说 > 汉末:家祖乡啬夫 > 第321章 黄忠威名,高览避退

第321章 黄忠威名,高览避退(1 / 3)

第321章黄忠威名,高览避退

“弃城”

听着诸葛亮之言,众将尽皆哗然。

严颜面沉如水,上前说道“鏖战十日,我军伤亡千余,未立寸功就弃城而走,传出去岂不让人耻笑”

诸葛亮反问道“以三千兵力,守住十倍于己的敌军十日进攻,帮助南阳郡大部分百姓争取到了撤离时间,怎能算是寸功未立”

严颜无言以对。

按照诸葛亮的说法,能够做到这样已经算是立下大功了。

别看城中有兵马一万,可诸葛亮为了迷惑淳于琼,居然狠下心来始终只派三千兵马接战,甚至连偷偷换班都不让。

这样还能够挡住十倍于己的敌军猛攻十日,已经算是大胜了。

黄忠却是沉声道“军师莫要忘了,临行前主公可是让我们务必坚守到南阳百姓撤往襄阳,现在还有许多百姓仍旧滞留于南阳境内,就此撤退,岂不违背了主公之令”

诸葛亮耐心解释道“南阳百姓是自北向南撤退,南方距离襄阳较近,应该都已经全都撤走。北方距离襄阳较远,却也在不断南撤途中。”

“从叶县撤兵抵达襄阳,就算轻装前行,每日行军四十里,亦需要十余日才能完全撤出南阳。若考虑到期间还会不断与袁军纠缠,花费的时间将会更长,彼时南阳百姓早就已经完全撤离。”

正常来讲,步兵每日行军速度在三十里左右,若有粮草辎重,速度甚至会降低到二十里。

每日行军四十里,已经是较为精锐部队的行军速度了,司马懿征讨辽东的时候,大军平均下来每日都只行三十里。

当然,战场局势瞬息万变,也有擅长奔袭的将军。

就比如魏国上将夏侯渊,号称三日可行五百里,六日可赴千里。不过这种行军速度,大概率乃是骑兵,步兵跑这么快,估计没到地方就已经累死了。

兵法有云百里而趋利者蹶上将,五十里而趋利者军半至。

军队行军速度过快并非好事,一味追求行军速度,势必会造成许多士卒掉队,就算勉强能够奔赴前线的士卒,也会失去战斗力。

在这种情况下,一旦遭遇敌军,必然会惨败而归。

南阳郡百姓撤退看似无比迅速,实际上自周琦下令到现在,已经过去了很长时间。

黄忠等人接到军令就开始调兵遣将,又在行军途中花费了十六七天的时间,期间早就有八百里加急文书传遍南阳郡各地,早在大军仍在北上的途中,百姓们就已经开始南迁了。

若换做太平时期,想要发动百姓南迁自然比较困难,战乱时期可就大不相同了。

大战将起,就算官府不组织,百姓们也会自发南迁,有能力的甚至会雇佣车马自己南下。

最重要的是,百姓南迁也不需要太过吝惜体力,每日只是稍微休息,就可以昼夜不停南下。

至于那些老弱妇孺,以及行动不便之人,却有官府车队代为运输,速度甚至比青壮年更快。

诸葛亮计算的十分精准。

现在就算全速撤离南阳,也已经完成了掩护南阳郡百姓撤离的任务,至于那些少数不愿配合官府难撤之人,也只能让他们自生自灭。

面对诸葛亮的分析,黄忠也是无言以对。

文聘却是提醒道“吾等可是在主公面前立下了军令状,务必要首战大胜,才能降低放弃南阳郡的影响。现在虽已完成掩护百姓撤退的任务,却未能击败淳于琼,恐怕没有办法向主公交代啊。”

看到文聘终于说到点子上,诸葛亮脸上不由浮现出了笑容。

“吾此番弃城而走,正是为此。”

袁军营寨。

淳于琼得知今日仍旧未能攻破叶县,不由暴跳如雷,厉声喝道“城中兵马几乎折损过半,尔等仍旧未能破城,是何道理”

也不怪淳于琼如此愤怒。

他此前接下了先锋官这个职位,可是向袁绍保证过,首战必定大获全胜,不会折了大军士气。

最新小说: 铁血虎贲战大明 开局镇杀女帝我举世皆敌 晴时踏雪覆白桥 邪能并不会欺骗你 名门正派的我怎么成了魔尊 重生末世:开局中奖3000万 凡人修仙:从八十岁筑基开始 九幽剑主 凡尘仙缘 我在大虞当杀手那些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