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是现在,以十倍兵力猛攻小城叶县十日,己方兵马伤亡惨重,却仍旧未能将城池攻克。
眼看袁绍所率领的大军即将抵达叶县,若仍旧不能拿下拿下这座城池,淳于琼这位先锋将领可就要引咎辞职,向袁绍请罪了。
他看向麾下将领眭元进,问道“楚军守城如此顽强,是否城中不止三千兵马”
眭元进答道“这些天末将特意观察过,每日与我军交战者皆为同一班兵马,至少他们的旗号与基层将校都没有过改变。”
“而且经过这些时日猛攻,城墙上的守军的确越来越少。”
淳于琼闻言,脸色越发阴沉。
如果城中兵马众多,被挡住不能前进尚有推脱理由,可是城中只有三千兵马,却能挡住三万大军十日,事情若是捅到袁绍那里,淳于琼颜面何在
韩莒子却是劝道“吾等被阻于叶县之下,也并非无能之故。”
“叶县虽小,然其两侧皆有山岭,吾等能够进攻者唯有北门。是以城中守军虽少,却能集中兵力只守一门,我军的兵力优势反而发挥不出来。”
“不过将军也无需太过担忧,吾观城中守军伤亡惨重,士气也越来越低迷。若是督促麾下将士日夜猛攻,破城就在这两日。”
淳于琼闻言,当即起身拔剑在手,厉声喝道“明日本将亲自督战,责令诸将亲冒矢石率军攻城,敢有畏战不前者,尽皆斩之”
“明日不破叶县,绝不撤兵”
次日一早,淳于琼就率领大军开始猛攻城池。
而此时,诸葛亮、黄忠、严颜已经连夜领兵悄然撤出城中,只留文聘带着千余残兵固守北门。
有了淳于琼的亲自督战,再加上袁军将领亲冒矢石攻城,袁军不由士气大振,很快就有人登上了城墙。
文聘见事不可为,当即喝道“吾等以三千兵马守城十日,已然无愧于主公厚恩。如今兄弟折损过半,袁军其势难挡,诸君且随吾先行撤退。”
“待撤回皖县修正完毕以后,再继续杀敌报国”
言毕,文聘当即率领麾下千余士卒弃城而逃,城池乃被袁军所夺。
淳于琼见状大喜,急忙引军进入城中,待听到叶县守将文聘引兵撤退以后,眼中不由闪烁着寒光,暗自想道“耗费十日,若只攻克叶县斩敌千余人,也算不得什么功绩,我军在攻城过程中,伤亡甚至更多。”
“这文聘虽然没有骄人战绩,却也是楚国大将,深得周子异器重。若能将之生擒,必为大功一件。”
念及于此,淳于琼当即命令高览率领三千骑兵,前去追击文聘。
却说文聘正撤退之时,忽闻追兵前来,当得知追兵乃是骑兵以后,自知逃脱不得,当机立断率领麾下士卒上山固守。
有了山林作为依托,骑兵根本发挥不了优势。
高览当即围困山林,又派人向淳于琼求援,想要将文聘及其麾下士卒尽数剿灭。
淳于琼收到求援文书,亦是不敢怠慢,急忙命令吕威璜领兵三千驰援淳于琼,自己仍旧带着剩余大军固守叶县。
南襄夹道。
当黄忠得知文聘被围以后,不由十分焦急,对着诸葛亮说道“若不及时救援,仲业恐怕会有性命之忧”
诸葛亮却是向斥候详细询问了围困文聘的袁军数量,当得知只有高览、吕威璜所率领的六千步骑以后,对着黄忠说道“将军率领五千步骑前去救援仲业,遭遇高览以后,当奋起神威,许胜不许败,定要挫敌锐气”
“等救回仲业将军以后,不许恋战,即刻撤退”
黄忠闻言大喜,急忙领命而去。
这段时间,叶县始终打着文聘旗号,黄忠、严颜根本都没有露面,感到无比憋屈。
现在有机会放手大战一场,黄忠自然无比欣喜。
等到黄忠引兵离去以后,严颜却是有些疑惑的说道“吾等埋伏于南襄夹道,文聘将军未能将袁军引过来,现在又暴露了黄忠将军,又令其务必击败高览,如此袁军必然心生畏惧,岂敢再引兵追击”
诸葛亮笑道“若只高览一人,自不可能诱敌成功,有了淳于琼充当先锋主将,可就未必了。”
诸葛亮没有告诉严颜的是,他本就没打算在南襄夹道埋伏袁军,也没打算利用文聘引来追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