淳于琼死里逃生,知晓麾下将士几乎都到了极限,也不矫情,对着高览抱拳说道“如此多谢将军了,此恩某必铭记五内”
言毕,淳于琼毫不拖泥带水,当即鼓舞着麾下精疲力竭的将士们率先撤出战场。
看着淳于琼领兵撤退,黄忠心中焦急。
奈何高览麾下兵马虽少,却都是骑兵,在这片毫无遮拦的焦土上与骑兵作战,黄忠也不敢大意。
稍有不慎,反而会吃大亏。
就这样,高览利用骑兵的灵活优势,与楚军厮杀许久,双方都折损不少,最终各自领兵而还。
经此一战,淳于琼所带来的三万兵马,伤亡居然高达两万。
其中死者五千余人,重伤失去战斗力者高达三千余人,一万多人有着不同程度的烧伤。
若非叶县留下了些许兵马,恐怕这个伤亡比率还会增加许多。
对于楚军而言,这场火烧博望坡之战,可谓是毫无争议的大获全胜,甚至完全能够被载入史册。
可黄忠却高兴不起来。
他虽然连斩赵叡、韩莒子这两位大将,救援文聘的时候还斩杀了吕威璜,此三人皆是袁绍军中有名有姓的将领。
战果的确辉煌,奈何却放过了淳于琼这位主将,就连被射伤的高览,看起来也没有太大问题。
他领兵返回宛城,当即到诸葛亮面前请罪,道“末将未能擒杀淳于琼,有负军师重托,还请军师责罚”
此时的黄忠,对于诸葛亮是彻底服气了。
不仅仅是黄忠,就连文聘、严颜这两位军中大将,对于眼前这位年纪轻轻的军师,亦是变得无比尊敬。
军中向来以实力为尊。
诸葛亮虽然并非武将,却能一步步算到袁军动向,并且设计将他们打的大败。
黄忠、文聘、严颜三人虽然皆为将才,却做不到诸葛亮这般。
诸葛亮早就看过详细的战报,上前扶起黄忠,说道“此战将军大发神威,连斩袁军三员大将,更是杀得袁军丢盔弃甲,斩获颇丰,何罪之有”
黄忠闻言,却是满脸羞愧,道“此皆为军师谋划,吾岂敢居功”
诸葛亮却是摇头道“就算是吾谋划,却也需要有人执行,如果换做是庸才,未必能够圆满完成任务。”
“也唯有将军这种久经沙场的大将,才能做得如此完美”
黄忠叹道“终究还是让淳于琼那厮逃走了。”
诸葛亮轻摇羽扇,笑道“区区淳于琼,何足道哉”
“反倒是那高览,的确不愧为河北名将,未能将之留下倒是可惜。”
安抚好黄忠以后,诸葛亮就引着军中诸将前去赴宴,大胜而归的士卒们,也都得到了犒赏。
酒过三巡,菜过五味。
黄忠放下了手中的酒杯,有些疑惑的问道“此战虽然大获全胜,其中尚有很多事情尚未想明白,不知军师可否为吾解惑”
诸葛亮轻摇羽扇,笑着说道“将军有何疑惑,但问无妨。”
黄忠略作沉吟,随后说道“此前撤退之时军师下令,让我遇到高览许胜不许败,遇到淳于琼许败不许胜,却是为何”
诸葛亮道“淳于琼出身颍川大族,家世不凡,年少便已声名显赫,仕途更是无比通畅,又深得袁本初信任,心中必然十分骄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