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淳于琼的出身与家世,能力自然不错,若想引其对将军穷追不舍,除了需要将军这个诱饵以外,也必须利用其性格弱点。”
“让将军遇到淳于琼许败不许胜,正是为了以骄其心。”
“淳于琼内心骄傲,未必瞧得上将军,哪怕才开始心中会有提防,可是接连击败将军以后,必会放松警惕。”
“唯有如此,才能将其诱入博望坡。”
“至于高览,作为河北名将,其生性谨慎,极难对付。若不让淳于琼与之离心离德,此计就算瞒得过淳于琼,也未必瞒得过高览。”
“让将军遇到高览许胜不许败,再加上将军接连败于淳于琼之手,必会让淳于琼从心底轻视高览,不听其谏言”
黄忠听到这里,不由恍然大悟。
不得不说,诸葛亮果真智谋非凡。
此番设计将淳于琼诱入博望坡一举破之,看似非常简单,实际上却无比困难,必须步步算计。
从一开始,诸葛亮就偃旗息鼓,让三千兵马死守叶县十日。
如此既能把淳于琼逼急了,也能给对方造成楚军兵力不足的假象,免得对方在追击的时候会心有顾忌。
试想一下,如果淳于琼知晓楚军有一万兵马,还会如此肆无忌惮的追击黄忠吗
显然不会
如果没有仅凭三千兵马挡住淳于琼十日,拖到袁绍即将抵达前线,他会有这么迫切立功的意愿吗
显然也不会
如果不是诸葛亮让黄忠遇到高览许胜不许败,遇到淳于琼许败不许胜,会让淳于琼从心底瞧不起高览,甚至连对方非常合乎情理的建议都不愿听,反而出言嘲讽对方畏惧黄忠如虎吗
当然,一切的算计之中,文聘在南襄夹道内故意设下的埋伏,才算是点睛之笔。
这次埋伏,既再次骄了淳于琼之心,也彻底打消了对方顾虑,让淳于琼天真的认为,哪怕楚军在南襄夹道这种天险设伏都奈何不得自己,那么楚军又何惧之有
正是这场埋伏,才让淳于琼能够毫无顾忌的带兵冲进博望坡。
听完了诸葛亮的解释以后,诸将尽皆拜服。
这些算计如果从结果来看,好像有些平平无奇,可诸葛亮从一开始就在布局,时间先后跨越将近一月。
种种算计更是一环扣一环,其中哪一环稍微出点差错,都有可能让此前算计功亏一篑。
换做其余谋士,未必敢如此算计。
恐怕也只有心思缜密如诸葛亮,才敢这样算计吧。
当然,诸葛亮首战能够大获全胜,除了他自己的确有能力以外,也与周琦的支持脱不开关系。
兵法云知彼知己,百战不殆。
无论淳于琼还是高览,都是袁绍麾下有名的大将,二人性格以及行事风格,早就被陈文探查的清清楚楚。
正是周琦让陈文将二者情报尽皆交给诸葛亮,甚至还隐晦点出了颍川派系与河北派系之间的矛盾,诸葛亮才能定下此策。
否则,如果诸葛亮根本不了解淳于琼与高览的性格,也不知道二人分属不同派系,又如何能够有针对性的算计他们
就好像原本来历史上,无论是周瑜的赤壁之战,还是陆逊的夷陵之战。
除了二人的确颇有才能以外,也是因为二人此前名声不显,而且早就已经摸透了对手。
以有心算无备,方能逆天改命。请牢记收藏,网址最新最快无防盗免费找书加书可加qq群952868558</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