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叔放心我什么也没有答应,没有给什么承诺。”“对的,我们不可能给任何承诺。”
“找我们的人不少,但我们肯定不能代替师叔你做主。”
“送礼给我的,我都没敢让他们进门。”
“我是压根没有告诉他们我住在哪。”
江成哲也开口:“正明这些天有不少沪城这边厨师协会和餐饮协会的人找我,都是要各种约我出去吃饭唱k,不过我都拒绝了。”
冯正明看向江成哲:“看起来他们倒是很有眼光,知道找我,我肯定不见他们,所以找到你了。”
江成哲义正言辞:“我不会放弃底线,肯定不会去应酬他们。”
冯正明点头:“我们不用去应酬他们,我们有我们的底气在,我们只需要把两家店经营好。”
在场众人纷纷点头认同。
大家心里都明白。
为什么那些人会主动找他们为什么都想要进冯正明的这两家店当学徒
最⊥新⊥小⊥说⊥在⊥六⊥9⊥⊥书⊥⊥吧⊥⊥首⊥发!
甚至是一些明明已经干了好几年厨子的人,都愿意放低身价来给冯正明当学徒
原因很简单,是因为冯正明两家店在沪城半年时间里,已经做出足够口碑。
不光是在国内美食圈有足够的口碑。
更是获得很多海外在国内人的赞扬。
在如今的年代里,你的店被国内再多人的吹捧,可能都不如获得一些海外人的认可和称赞。
而冯正明在西餐馆街上的店,可不仅仅是获得海外人的称赞。
是已经成为很多海外在国内工作人,平时经常会光顾的店。
他那家店周围的那些西餐馆都被海外人忽视。
这其中固然有冯正明全国状元身份加持。
也有他和科夫曼交手后,他已经传播到海外去的名气。
但更重要的是,他对菜品做出的一些改良,尤其是加入了一些西式的点餐形式。
不拘泥于是什么菜系,不在乎什么中西餐之别。
就是用“好吃”这个最直观的点征服所有人。
所以越是这样,越是需要注重口碑。
学徒的招收上是绝对不能讲一点情面。
既然已经商议完毕,接下来冯正明他们在招收学徒的事情上也是不再讲任何情面。
按照约定的时间,让想要应聘的人纷纷到店里来试工。
两家店的试工几乎是同时进行。
那些想要进冯正明这位状元店里的人,很多在第一次试工后自己就主动放弃。
原因很简单,冯正明两家店里的强度确实是有些太高了。
火车站那边店里后厨还要好上一些。
在西餐馆街上这家店后厨,冯正明他们对学徒的要求很高。
很多试工的人觉得,这根本不是招学徒,完全像是在招别人店里的大厨标准。
可是尽管知道确实足够苛刻,却没有人敢提出任何异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