远处用泥土夯成屋舍中,有人抬头张望了下,又很快消失无影。
双方的骑兵快速接近,各自阵中不断有箭矢飞出。
一方有重甲保护,软绵绵的骑弓实在难以穿透,只有少许倒霉鬼被射中马匹,栽落马下。
低羌部落民身上多半只有皮甲,损失就大了。
只这一轮施射,其实胜负就分了大半。
不过这还没完,当双方距离更加接近的时候,东边的黄沙中突然飞出了许多投矛、飞斧,又准又狠,直接将这百余氏羌轻骑的阵型给砸了个七零八落、晕头转向。
敌军大队一冲而入,刀枪齐上,将最后的氏羌轻骑给彻底击溃。
运粮队的丁壮们全都看傻了。
这是什么打法?一照面就先投掷武器,谁教的?
不过没时间给他们惊讶了,因为东边又来了一股烟尘,显然敌有援军抵达,
完了!这是每个人内心中下意识的想法。
旋又有些悲愤,你不让我回家,老子跟你拼了!
被击散的氏羌轻骑失去了继续战斗下去的勇气,纷纷向四周溃走。
有的人慌不择路,冲到了河边或沙漠里,自无幸理。
有的人则脑子还算清醒,疯狂向西逃去,通知前面的运粮队伍做好准备,以及最重要的一一知会正在搜寻敌军踪迹的殷将军。
十月二十一日,天阴沉沉的,风沙也大了起来。
正沿河进军的落雁督殷熙收到了辗转多处送来的消息:似有绘胡分作多处,袭扰粮道至于人数,则众说纷纭。
有人说不过数百骑,有人说千余骑,还有人说有两三千骑。
殷熙首先否定掉了数百骑的说法,判断来敌大概在两千上下。
胡是小国,又不断迁徙,能有几千兵就不错了,而且这个实力一定还是不断征服、
吞并零散部落后达成的。
他又分析了下自己手头的兵马:落雁军带过来了五千骑,另有左右骁骑卫数百人、幽州突骑督两千战兵,够了!
现在的问题是,如何逮住这股敌人。
他心中有一个猜测:别看焉耆、龟兹二国很多城镇、村落投降了,但他们心里怎么想的不好说,定有人暗地里给胡提供补给。
基于这个判断,事情就不难了。
沿着主要水源走,在有大量人口聚居的地方重点侦查,必有所获。
而且,他隐隐觉得,这股绘胡似乎挺自信、挺骄横的,完全没把别人放在眼里,这也是机会。</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