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韦森公国每个主要城市都设有这样的特殊支队,专门处理涉及强力犯罪分子的棘手案件,据说其成员很多是在黑猫或第九大队日常训练中被淘汰,但实力不俗的人员。”
卡西米尔的目光变得锐利,沉声道:“综合这些信息,我推测,昨夜执行这场屠宰场分肉式打击的,极有可能就是黑猫或第九大队,更有可能是他们都来了,还有那些特殊警察支队。”
斯内尔曼感到后颈一阵发凉,忍不住追问:“韦森公国……他们到底能出动多少军队?”
卡西米尔回想起皮亚斯特情报部门对韦森公国的评估报告:遍布全国、数量堪比足球场的射击训练场;深入每一个村庄、组织严密的民兵动员体系……这背后代表的战争潜力让他也感到一阵压力。
“初步估算,”卡西米尔的声音带着凝重,“他们能迅速动员的正规军和预备役,总数可能在三十万左右。”
“如果进入全面战争状态,进行极限动员,理论上甚至能达到六十万。”
这个数字,很大程度上受到了韦森公国战略恐吓局刻意释放的威慑信息的影响,严重高估了其实际可持续动员能力——真要动员六十万人,整个国家机器必然陷入瘫痪。
但此刻,这个数字本身已足够形成强大的心理震慑。
斯内尔曼听完,明显愣住了,一时说不出话来。
考斯道夫立刻将话题拉回现实战场,指着沙盘上标注出的昨夜遇袭位置:“诸位,看这里。今天凌晨,韦森军的袭击精准地集中在西北、正西和西南三个方向。”
“他们发动如此凌厉的突袭,摧毁了我们的耳目,却没有立刻乘势向主包围圈发起进攻。”
“你们对此有何见解?”
他对韦森军的作战风格虽有所了解,但并非专家,想听听盟友的看法。
斯内尔曼深吸一口气,强迫自己从对庞大兵力的震惊中抽离出来,专注于眼前的沙盘。
“他们是在打斥候战,”他沉声分析道,“目的很明确:一是彻底剥夺我们在西面的侦察能力,让我们变成瞎子;二是通过这种试探性攻击,寻找我军整个防御链条上的薄弱环节,为后续主力的大规模突破做准备。”
考斯道夫和卡西米尔都点头表示认同,这种可能性很大。
卡西米尔补充了自己的观点:“我认为还有第三点:他们可能意在切断我们西北方向的陆路粮道。”
“攻击后勤线是腓特烈的惯用战术,在商路之战中他就以此取胜,这次很可能故技重施。”
他进一步解释:“水源问题不大,附近有河流,地下水也充足。”
“关键在于粮食运输!”
“我们三国联军为了追求进军速度,携带的粮草本就不算充裕。”
“此前,我们依赖的陆路补给线,是从北方的斯维里埃大营出发,为了避开佛伦斯堡战区,路线特意向西偏移。”
“韦森军昨夜重点打击的西北、正西方向,恰好指向这条补给线的末端区域。”
“他们清除外围哨所,一方面是为了屏蔽我们的侦察,另一方面,很可能就是为了下一步伏击我们的运输队扫清障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