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地三面皆敌,军队数量有限,就需要快速调动,可根据地现在的交通情况是一团糟。
老挝一直没有铁路,在后世李衡他们建造的高铁前,只有泰国在老挝的一段35公里的过境铁路。正规的公路后世也没几条,现在更不用说,此时雨季更是糟糕的难以通行。最可靠的反倒是水运了,不过因为湄公河上一段段的险滩和瀑布,水运通道无法全线通航,若是指望水运一段段倒过来,仅仅速度一项就把什么优势都磨灭了。
赵易往返万象和琅勃拉邦,只能靠5联络机,李衡也经常需要往返琅勃拉邦和南塔,叶关更是到处乱飞,指望飞机不安全不说,还特别费油。
驼峰航线运量减少,芳县石油还没有开采出来,不多的油料只能用于应急。
“我们现在急需打通南塔到琅勃拉邦再到万象的便捷交通。”在攻克万象前,赵易就考虑交通的问题了,“我们也只能指望水运和公路。”
空运没油,铁路没钢,还是水运和公路的困难更容易解决。
从芒新到会晒,战前已经疏通了一部分,解决了不少后勤难题,但延伸到万象,长度多了好几倍,各地水文环境不同,难度更是增加了十几倍。
“建设水坝调整航道来不及,我们只能炸掉那些险滩中的部分礁石,争取从芒新段到班孟段一路通航。”李衡也早对湄公河航运做了简单的调查,“南塔通过南塔河进入湄公河转运就可以,不过,从班孟到万象一段,属于边界,即便我们疏通了河道,也没法保证安全通行。”
“先疏通,边界安全很快我们就会解决。水运只要畅通了,哪怕只通行十几吨的小船,也能沟通南北,大便利。”赵易心中更青睐水运,消耗少运载量大,若是疏通好了能让百吨的货船来往,就已经是一条黄金通道了。
“需要的炸药数量可能很大,我们不了那么多的数量。需要从国内买,或者加大生产量。”李衡摆出其中的难题道,“还有人员,在水中作业,可得需要专业人员。”
“炸药我们需要加大生产量,利于以后的军工产量提升。至于水下作业人员,找老叶,老叶对潜水在行,我们也需要挑选人员,组建一支蛙人队伍了。”赵易的这番话让未来鼎鼎大名的蛟龙特种兵成立了。
“要修建公路,还得需要炸药,水泥不足,砂石却需要足够,否则雨季多雨天气,什么路都是一路泥泞。还得需要架桥,石桥也好,木桥也好,一路沟沟坎坎,要过大小河流,耗资都少不了。”李衡提起公路也是一大堆难题,“我大致算了算,我们尽量走后世的线路,连接南塔、琅勃拉邦、万象的公路,需要七百公里。人力不足,又没有工程机械,造价提高,初步预算每公里需要5000大洋,这还是借助了原有大路的部分路基。”
350万大洋,先锋军掏得起,关键是人员的不足。当初滇缅公路可是发动了20万民众来修路,那路面上的弹石可是老人妇女和儿童一点点的敲碎的。
另外赵易的公路计划可不止这一条公路,至少还需要一条连接南塔和会晒,甚至到清莱的通道。连接川圹地区的道路也得提前修了,还有靠近越南的桑怒省,没有水运连接,只能依靠公路运输。
“加大移民力度,就算不打算移民的,我们也可以吸纳国内劳工,先解决劳动力不足的问题,也能扩大我们的影响。总有人喜欢我们这里,会留下来的。”赵易决定放大移民数量,有了人才会有一切,“还得需要充分利用机械的力量,没有油料,那就用煤炭,用蒸汽机。国内老旧机器不少,可以充分利用一下。”
国内有足够的人手可以替代机器,降低成本,先锋军这里却需要机器来替代宝贵的人力资源。
“我有这个打算,矿场也得需要加大机械投入,烧煤炭的蒸汽机总比全靠人力效率高一些。”李衡应道,“我已经设计修改了一款大约18马力的锅驼机,烧煤也可以烧柴,能充分利用这里丰富的林木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