监管中心的公告,如同在一锅已然滚沸的油中,泼下了一瓢冰水,瞬间引发了惊天动地的爆炸。
在舆情发酵至顶点的关键时刻,监管中心并未如李书静等人所建议的那样选择“冷处理”或“柔性执法”,反而以一种异常强硬和清晰的姿态,通过其在新浪薇博、快抖短视频以及薇信公众号的三大官方平台,同步发布了针对每团外卖与饿了吧外卖的最终处理决定。
公告行文严谨,逻辑清晰,直指核心:
“经查,每团外卖有限公司与饿了吧外卖有限公司,在近期外卖市场竞争中,为抢占市场份额,排除、限制竞争对手,长期、大面积采用‘恶意补贴’等手段,进行不正当竞争。
此行为严重扰乱市场秩序,扭曲资源配置,侵害了其他守法经营者的合法权益,从长远看,更将损害消费者整体利益,阻碍行业创新与健康发展。”
“依据等相关规定,本中心依法对上述行为作出如下行政处罚决定:”
“一、对每团外卖有限公司处以人民币一亿元罚款。”
“二、对饿了吧外卖有限公司处以人民币一亿元罚款。”
“三、责令上述两家公司立即停止并纠正其不正当竞争行为,包括但不限于以低于成本价格销售商品、提供服务的‘恶意补贴’行为。限期三十日内完成整改,并向本中心提交书面整改报告。”
公告最后强调:“维护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是监管部门的法定职责。我们坚决反对任何形式的不正当竞争行为,将持续加强监管执法,保护市场主体和消费者的合法权益,促进平台经济规范健康持续发展。
对于任何试图通过操纵舆论、施加压力等方式干扰正常执法程序的行为,我们将依法采取进一步措施。”
这则措辞强硬、罚单巨大的公告一经发布,立刻像一颗重磅炸弹,投入了原本就波涛汹涌的舆论海洋。
几乎不需要每团或者饿了吧在背后再做任何刻意的引导,公告发布后的几分钟内,相关话题#每团饿了吧各被罚一亿#、#监管禁止外卖恶意补贴#就如同坐上了火箭,瞬间冲上各大平台热搜榜前列,后面迅速跟上了“爆”或“热”的标签。
评论区,彻底炸开了锅。如果说之前的舆论还带有一些被引导的痕迹,那么此刻,则是各种真实而激烈的情绪如同火山喷发般汹涌而出,汇聚成一股足以淹没一切的洪流。
众多外卖用户瞬间急了。
“一亿?!疯了吧!最后这钱还不是要我们用户来出?”
“禁止补贴?意思是以后再也没有红包了?配送费也要涨?餐盒费也要涨?”
“日子没法过了!连口便宜外卖都吃不起了!”
“监管到底是帮谁的?是不是非要把我们逼得自己做饭才行?”
“强烈抗议!这是不顾民生!这是粗暴执法!”
“以后点外卖真要成‘奢侈品’了?求放过我们这些打工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