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到这个结果,心都凉了半截。我的外卖自由,彻底结束了。”
用户的愤怒是直接而感性的。他们不关心复杂的法律条文和市场秩序,他们只直观地感受到,自己即将失去已经习惯的“实惠”,生活成本肉眼可见地要增加。
恐慌和不满的情绪迅速蔓延,大量用户涌入监管中心的官方账号下方,用激烈的言辞表达抗议,甚至进行人身攻击。之前被引导的“要求恢复优惠”的呼声,此刻变成了对处罚决定本身的猛烈抨击。
公告发布当晚,平时热闹非凡,充斥着“新单提醒”、“物料采购”、“吐槽顾客”的“滨江美食联盟”微信群,罕见地陷入了一种诡异的沉寂。
没有立刻的欢呼,也没有即刻的哀嚎,仿佛大家都在消化这个突如其来的消息,掂量着它对自己那小本生意可能带来的千斤重量。
终于,在一片沉默中,经营着一家川菜小馆,网名“川味老王”的老板率先打破了平静。他发了个抽烟沉思的表情,然后打出一行字:
“说实话,不用再被逼着‘二选一’,心里头是松了半口气的。”
这句话像一根针,精准地刺破了许多人心中那层窗户纸。立刻有人附和。
“老王说到点子上了。”经营奶茶店的“甜甜圈李姐”接话,“去年每团业务员那个架势,不上他们独家活动,就直接给你沉底降权,生意立马掉一半。
为了活着,只能硬着头皮上那些赔本赚吆喝的满减,算下来一单亏两三块,纯属给平台打工,给自己刷个销量数据好看。”
“何止是满减?”开着连锁轻食沙拉的“轻食主义张总”也冒泡了,“大数据杀熟更狠!同样的套餐,老用户看到的价格比新用户贵五六块,这口碑还要不要了?平台把利润算得死死的,我们想给老客一点实惠都操作不了。”
一时间,群里充满了对平台过往“霸权”行为的控诉。强制参与活动、高额佣金、数据不透明、二选一站队……
这些长期积压的怨气,在监管重拳落下的这一刻,终于找到了一个宣泄的出口。不少商家内心确实有一种“天道好轮回”的快意,觉得平台这次是“罪有应得”。
然而,这短暂的“扬眉吐气”并没有持续多久。现实生存的压力,很快将这点快意冲刷得七零八落。
经营着一家高端日料店,平时很少在群里发言的“樱之味林师傅”发了个苦笑的表情,写道:“平台有平台的不是,可没了他们那庞大的流量和补贴带来的订单,咱们这些店,特别是新店,怎么活?酒香也怕巷子深啊。”
这句话瞬间将大家拉回了冰冷的现实。
“林师傅说得对。”做烧烤夜市的“烈火烧烤小马”立刻表达了担忧,“咱们店一半以上的订单靠外卖。尤其是晚上,很多年轻人就冲着平台的大额红包和减免才下单。
这要是以后优惠没了,红包小了,他们还会不会这么频繁点外卖?或者会不会转向那些更便宜的小店?”
“订单量肯定要跌一阵子。”经营快餐简餐的“米饭班长小王”分析得更直接,“用户习惯了便宜,突然恢复‘正常’价格,心理上肯定接受不了,下单欲望绝对下降。我们这种走量的店,订单下滑就是致命打击。”
更深的忧虑接踵而至。
“你们说……平台吃了这么大一个罚单,会不会转过头就提高我们的佣金比例,把这笔损失转嫁到我们头上?”“烘焙时光刘姐”抛出了一个让所有人心头一紧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