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明端肃持重有储君气度,青雀温润机敏藏玲珑心思,为德英挺锐利具豪杰风骨,朕这三子,各有千秋,不愧是朕的血脉!
“有本早奏,无事退班!”殿角的齐忠高声唱喏,李世民闻言,急忙正了正坐姿,收敛了眼底的笑意。
平时齐忠这一嗓子之后,就有大臣开始奏本了,今天却异常地安静。
大家都觉得这三位皇子齐临大殿必有要事,都在等皇帝先说。
“父皇。”李恪见没人动本,他便一步走到了中间,躬身朝上一揖。
所有朝臣的目光都聚焦到了这位吴王殿下的身上,不知道他会说出什么话来。
就在众人心中暗自揣测,定是皇帝授意李恪率先出列,做第一个发声之人的时候,李恪开了口。
“儿决定前往安陆就藩,行程已定,特前来领取通关文牒。”
吴王要离京就藩也不算什么大事,他的皇叔们早在一个月之前就走了,他是因为闹了王珪老娘的寿宴,被罚在府中反省,才误了行程,不然他也早就走了。
看来他今日开口,不过是为了领取文牒,与旁人无关,更牵扯不到朝堂要事。
想来也是,他是个什么事都不管的闲散王爷,皇帝有事也不会让他来提。
众人的目光刚从李恪的后背上移开寸许,皇帝的声音就从上面飘了下来。
“哦,你还有别的事吗?”
李世民一句问话,又把大家的胃口给吊了起来,这不就是明晃晃的明示吗?
看来刚才猜对了,就是要让李恪开口打头阵,不少人都屏住了呼吸地盯着李恪,李恪却茫然地摇了摇了摇头。
李恪实在想不出别的什么事了,只好说道:“除此外,就是向父皇和母妃辞行。”
“嗯,辞行不急。”李世民李世民看向李恪的眼神多了几分期许,缓缓开口。
“从今日起,命你代掌京兆府印信,暂摄代京兆尹之职,京畿一带的民生、治安诸事,便先由你全权处置。”
“啊?”好多人情不自禁地惊呼了一声,让李恪暂代京兆尹,那原京兆尹李泰往哪儿放?
众人的目光又“唰”的一下,都移到了李泰的后背上,难道李泰犯了什么错?
“父皇”李恪也不自觉地看了李泰一眼,然后拱手说道:“京兆府一向由四弟打理,何故”
“哦,”李世民急忙解释道:“朕要去洛阳巡查,他伴驾同去。太子代朕监国,京兆府就由你代管。”
“儿遵命。”李恪低了低头,微躬身退回到自己的位置,垂在身侧的手悄悄攥紧,心里气恨恨的直冒泡。
原来老爹是要带嫡子出去玩,让自己这个庶子留在京中,替人家干活。
京兆尹就京兆尹,偏偏在前面加个“代”字,也就是说什么时候人家回来了,就得立马把府衙还给人家。
同样都是儿子,哪有这么偏心的阿爷?这嫡庶之差就仿佛是一道永远都跨不过去的鸿沟。</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