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开是第一步,如何解决是第二步。
解决这件事最核心的争议,就是要不要追缴他们逃掉的赋税,以及追缴几年的。
李承乾在乎这百十来户的赋税吗?怎么解决他都能接受。
因为打一巴掌的意义,并不是巴掌打的轻与重,这就不是疼不疼的事,而是这一巴掌抡上去,要让所有人都看清国法不避权贵。
巴掌打在世家脸上,响在天下人心里。这一巴掌是给世家立规矩,是给百官亮态度,更是给天下百姓一个交代。
长孙无忌心中暗叹,房玄龄这一步,既堵了世家说朝廷苛待的口,又让暗查失去了意义,太子选在此刻问他,分明是逼他表立场。
他现在还能说什么?本来安排了世家的人出头,结果他们在房玄龄和魏徵面前,根本就是不堪一击。
在朝堂上想驳倒房玄龄很难,驳倒魏徵更难,房玄龄和魏徵联手,那就等于是没有对手。
此刻,就算他亲自下场,也还不是人家的对手。
他沉吟片刻,既然这件事捂不住了,那就只能在解决办法上想点办法。
于是他缓缓地说道:“房司空之策周全,臣无异议。只是核查组人选需严格筛选,万不可让心术不正者借机生事。”
见长孙无忌松了口,崔允之等人脸色微变,还想再争,却被李承乾的目光打断。
太子的语气依旧温和,却带着不容置疑的坚定:“舅父既是如此说,那房相之策,孤准了。”
李承乾又笑呵呵地看向长孙无忌,极谦逊地问道:“核查真相以及追缴赋税之事,舅父觉得该交给谁负责?”
李承乾一个人名也不提,他知道不管他提谁,长孙无忌都不会满意,那不如让长孙无忌自己来提。
李承乾很清楚,长孙无忌刚才说的话是什么意思,他就是想亲自挑选核查组的人员。
唯有这样,才能合理地施展他的“拖字决”,只要调查的时间够长,就能把事情给拖黄。
李承乾就等着长孙无忌挑人,等他挑完,自己再给他添几个助手进去,既不耽误调查也给了长孙无忌面子。
长孙无忌转过头,把朝堂上的人扫视了个遍,最后他说道:“三原县地处京畿,当归京兆府管辖。”
京兆府那是李泰的衙门,李泰现在正走在去往洛阳的路上,他没在怎么调查?
李承乾心里冷笑,这个舅舅可真是聪明,惠褒出门一趟,最少得两个月能回来,这一下就拖了两个月的时间。</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