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的中国占世界陆地面积的1\/14,而陆地又占地球表面的约1\/3。如此推算下来,邹衍时代的中国面积正好是地球总面积的八十几分之一。
大九州说中的“中国外如赤县神州者九”,与现代的七大洲划分也非常相近。
尽管当时的历史条件限制了邹衍去探索华夏之外的世界,但凭借严谨的推理和大胆的想象,他依然无愧于“第一个睁眼看世界的华夏人”这一称号
【一块气看懂兵家亚圣吴起#历史#小知识#战国时代】
他是战国第一名将,文武双全。他与兵家至圣孙武并称“孙吴”,被后世尊为“兵家亚圣”“武庙十哲”。然而,这位杰出人物却被冷落了千年。
本期视频,就让我们一起聊聊这位兵家亚圣——吴起。
兵家是中国先秦时期研究军事理论、从事军事活动的学派。关于兵家的起源,众说纷纭:有人认为兵家源于九天玄女,有人认为其鼻祖是姜太公,也有人认为兵家源自法家。
不过,当代人更信服的说法是兵家始于兵家至圣孙武。自古以来,兵家一直受到重视,兵书的发展源远流长,产生于西周,成熟于春秋。
如何从宏观上把握战争,是兵法的关键。兵法既是一部关于如何统治国家、制定国家战略的指南,也是一部关于如何领兵打仗、制定战争战略与策略的书籍。
兵家是春秋战国百家争鸣中的一个重要学派,以研究作战用兵为主要宗旨。战争是政治的延续,关系到一国或一民族的生死存亡,是极为重要的大事。
《左传》曾说:“国之大事,在祀与戎。”意思是对于国家而言,祭祀和战争是两件极为重要的事情。兵家是最讲究实际功效的学派,其目的很明确:打胜仗。
无论是“以战屈人之兵”,还是“不战而屈人之兵”,无论是放火,还是用间谍,所有手段都服务于最终的战争目的——胜利。
在生活、学习或工作中,我们常常遇到需要解决的问题。然而,很多人在面对这些问题时,对目标缺乏清晰的认识,抓不住重点,导致问题迟迟得不到解决。
正因如此,我们需要学习兵家解决问题的方法。尽管当今世界处于和平时期,但战争的威胁依然时刻存在,我们需时刻警惕战争的到来。
《司马法》说:“国虽大,好战必亡;天下虽安,忘战必危。”兵家告诉我们,对待战争要慎重,既要不好战,也不能忘战,更不能缺战。
吴起为何能被称为兵家亚圣?吴起学于儒门,通晓兵法、儒、法三家思想,堪称文武全才。他前往魏国后,得到魏文侯的重用。
在魏国,吴起创建了中国历史上最早的一支特种部队——魏武卒。魏武卒装备精良,以重装步兵为主,成员全部经过严格的考试和选拔。
《荀子·议兵》记载了选拔标准:“魏之武卒以度取之,衣三属之甲,操十二石之弩,负矢五十,置戈其上,冠胄带剑,赢三日之粮,日中而趋百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