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看萧沐衡对粮食的转运看得很严,但对麦麸这种拿来喂鸡的玩意就没什么太大忌讳了。拓跋宏既然连这种下脚料都要那他也乐得赚点外快来花花。
正巧又遇到景国秋收刚过,于是大批大批不值钱的麦麸通过景国朝廷的商队运往了睆国。
萧沐衡甚至为了表示对这次贸易的重视,还特意安排了专人押送以示诚意。岂不知他这样做正中了拓跋宏的下怀。
于是就在岿国方面毫无作为的放任下,拓跋宏很轻易就用一小股力量把岿国逼得进退维谷。
他料死了岿国不敢出关迎战,也料死了岿国压根就不敢来和他谈判。因为一旦两国陷入谈判,拓跋宏绝对会狮子大开口开出他们一个无法接受的价码。
既然岿国不敢还击也不想谈判,那么剩下的唯一解决办法就是耗了。若是按正常的剧本发展下去睆国还真未必耗的过岿国。岿国就算再不行那也是有一定积累的,想真正把岿国内部的剩余物资都耗干净没个几年恐怕很难见成效。
可睆国这边马上就要面临一年一度的严冬,若是连这个冬季都挺不过去那睆国的围挡就不攻自破了。
但千算万算所有人都没算到拓跋宏压根就没想过把十万大军放在岿国门口。这些人被他拉来满打满算也就驻扎了半个来月。半个月后见岿国没胆量出门迎战拓跋宏就开始分批次的把人开始往回调了。
可军营的人虽然少了,但气势却是丝毫不减。这不。如今他所在的这个军营明明只有千人不到,可每日军营里升起的炊烟看上去却有数万人不止。
拓跋宏就这样把各个关隘外的驻军神不知鬼不觉的从每处几万人减员成了不到千人。要不是怕人太少了容易暴露,其实每处留个五百人都足够了。
拓跋宏这一举动正完美诠释了什么叫兵者,诡道也,故能而示之不能,用而示之不用。
每处军寨养活一千人和养活几万人那完全就不是一个概念。难度也是呈指数级的下降。
能用最小的代价换取最大的利益才是一个为君者最应具备的基本政治素养。
“剩下的人全部撤退完还要几天?”拓跋宏问道。
“最多三天便能达到大汗定下的要求。”
拓跋宏满意的点了点头:“万金楼最近有什么动作没?”
“没有,自从上次大汗拒绝掉睆榷来使后他们就再也没出现过。”
“哼,算他们识相。这帮无孔不入的二道贩子最是惹本汗眼烦。躲远点本汗眼不见为净。”
“卑职怕万金楼的人会从中察觉出端倪,毕竟那些人的眼线可是遍布八国。”
“无妨,若等他们知道本汗要做什么后他们自然会主动选择站在本汗这边的,万金楼虽然有万般不好,但有一点本汗还是挺欣赏的,那就是他们从来不会跟钱过不去。”
“大汗英名。”
“吩咐下去,三日之后一切按原计划进行。务必要做到让来往客商宾至如归。”
“是。大汗。”</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