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承天轩辕神剑在手,心道今日正是诛魔杀妖之时,这轩辕神剑可以再饮匈奴血,一雪前代流失国土之耻。所以他手中剑走凌厉,不再犹疑,心想杀恶人既是善念,不然好人岂非枉死?那来天地公道?傅传书长剑在手,和袁承天双剑合壁,施展出那“国殇剑法”正是诛魔杀妖之时,剑气罡风,透着雄浑大意,让伊凡和伊里奇都大为吃惊,因为他们虽不明中土剑法,可是这“国殇剑法”分明可以感受到迫人的杀机,砭人肌肤,遍体生寒,仿佛身临古战场,万千死魂灵围绕,在唱吟着为国之殇,气氛阴森之中透着万古凄凉,让人心生悲哀又且恐惧!——其实伊凡他们根本不明白汉人之武学博大精深,根本不理解他们可以为家囯尽忠,所谓:杀身成仁,舍身取义的道理!所以汉人不懦弱!所以天下不亡!只可惜他们的文字传承之中那有汉人文字高妙,便是这屈大夫《国殇》一词,道尽了卫国英雄悲哀,便是他们所不能理解!
此时伊里奇持刀和伊凡持弯剑与袁承天和傅传书战在一起。只是他们师出科斯特霍洛月家族,武功师承一般无二,只是这伊凡领悟的快,明白武功窍要,是以二人下山到皇帝阙下献艺,皇帝对伊凡赏识有加,便拜他为拜月教教主——这拜月教是斡罗斯本国一大帮派,在本国武术界是出类拔粹,无出其右的存在,所以这伊凡在本国便自大成狂,全然不把别人放在眼中,自出道以来横扫八荒无对手,掌推天地笑五岳,自以为自己是天下无敌的存在,所以便横行无忌,杀人无数,而且充当本国军营之中马前卒,屡次潜入清国界内刺探军情,此次伊里奇便是受他之命入清国域内伊犁周遭,绘制山川军事要塞图纸,以为将来侵犯之用,可说其心歹毒!不想此次为傅传书和袁承天发觉,便不能全身而退,所以气急败坏,想要杀人灭口,只是他焉想得天真,以为中土武学不堪一击,他又怎知袁承天此时武学造诣实则是青出于蓝胜于蓝,已然不在中土各大门派掌门人之下,骎骎然有超乎其上的势头,所以今日只怕他二人难以全身而退,更遑论有胜算。
刀起剑攻极尽所能要将傅、袁二人攻而杀之。傅传书长剑去挑这伊里奇的长刀,而袁承天则剑击伊里奇手中弯刀;可是他们都是代表本国武术界的最高的境界,所以一时倒难分胜负。伊凡起初以为几招三式便可以将袁承天拿下,可是一经交手却发现大谬不然,只见这袁承天虽年少,可是剑式却是雄浑,处处透着大家风范,又自不失礼仪,让他心中为之一惊,心想:没想到中土竟有此少年英侠?如何可以招为我国大皇帝所用,那么何愁清国不灭?只是他这想法未免太过天真,因为袁承天从来都是肝胆昆仑,忠义千秋,心中从来都有故国明月,对于故国之念可说是忠贞不二,又岂会为你蛮邦所用?
傅传书与那伊里奇斗到分际,两个人都是各展平生所能,只是这伊里奇终究是心中发虚,害怕有清国官兵到来,所以心中不免提心掉胆,这样一来便束手束脚,不能随心所欲,武功刀式便打了折扣,不能施展所能!傅传书则不为所忌,因为这是清国境内,对自己当然是百利无一害,只要时间稍长,便会有边界巡视的官兵到来,到那时恐怕伊里奇和伊凡二人谁也不可以脱逃,只有授首阙下!
袁承天也是心中坦然,剑招依旧以一贯之,毫不留情。伊凡武功自也不凡,否则也不能做到拜月教教主的地位,所以一时未有败绩。只是时间稍长,伊凡心中不免忧疑,因为他们此次不是为了杀人,只是为了山川军事要塞的地图,所以不宜恋战,只有尽快离开此地,尽快交到军营守将那里,否则一旦落败为其所擒,那么只有死路一条,所以这伊凡时间一长也沉不住气,便有些手脚慌张,手中弯剑不免招式不稳,出剑不似先前凌厉咄咄逼人,气势上便输了一头。袁承天见状心想,今日也让你见识见识我天朝上国的威严,以免以后你们再自自大成狂,目中无人!伊凡见袁承天剑势忽变,几处都险险刺到他的哽嗓咽喉,好在这袁承天于剑道收放自如,否则只要长剑前进半寸非让他立毙当场。袁承天之所以不过为己甚,乃是要他知难而退,莫要不知进退!可是这伊凡心中偏偏不领这份情,非要与他不死不休,以为这袁承天的武功也不过如此,所以处处透着狠毒。袁承天见这伊凡非执迷不悟,不见棺材不掉泪,不撞南墙不死心,心想:好贼子,我拿仁义待人,你却不以为然,非要与我不死不休,那么我也只有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