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这压抑得让人喘不过气的氛围中,温景安微微抬起头,深邃的眼眸中透着一丝冷峻与悲悯,他缓缓扫视着周围神情各异的法官,声音低沉却清晰有力地开口说道:“你们法官不妨看看这残酷的现实,在社会的最底层,无数百姓正遭受着数不清的不公待遇。他们每日鸡鸣而起,日落而息,为了那微薄得可怜的收入,在恶劣的环境中拼命劳作,累弯了脊梁,磨破了双手,只为了能勉强维持一家人的生计。”
沈凌汐轻轻接过话茬,她的眼神中满是动容与愤慨,声音微微颤抖,带着一丝难以抑制的激动:“是啊,这些善良朴实的人们,他们所求的不过是一份安稳,一丝公平。可现实呢?那些有权有势的人仗着自己的地位和财富,肆意践踏他们的尊严,无情地剥夺他们应得的权益。他们满心期盼地向司法寻求庇护,渴望能得到一丝公正的曙光,可等来的却是冷漠的回应,是无尽的推诿。司法,这本该是守护公平正义的坚固堡垒,在这些底层百姓最需要的时候,却如同海市蜃楼般虚幻,遥不可及,甚至沦为了某些人手中的工具。”
温景安的眉头紧紧拧在一起,他的语气愈发沉重,每一个字都像是从牙缝里挤出来的:“这些可怜的人们,在长期的生活重压下,在一次次遭受不公的打击后,内心的希望一点点被磨灭,最终在绝望的深渊中,无奈地选择了一条错误的道路——犯罪。可当他们犯下罪行后,法律却以一种近乎严苛的姿态出现,毫不留情地对他们进行严厉惩处。全然不顾他们曾经经历过怎样的水深火热,承受过多少难以言说的苦难与委屈。这样的做法,真的公平吗?这样的法治,真的是你们所期望的吗?”
两人说完后,追悼会现场原本压抑沉痛的气氛,瞬间变得更加复杂而微妙,仿佛被投入巨石的深潭,激起层层涟漪。
在场的多数法官对温景安和沈凌汐的言论颇为不屑,认定他们诋毁英烈、悖逆公序良俗,理当予以惩处。然而,法官们虽有心却无力处置这二人。诸多试图将温沈二人驱离的保安与法警,皆莫名消失,不知去往何处。法官们只见沈凌汐轻抬手臂,那些保安法警便被甩至远处,旋即不见踪迹。此次追悼会安保布置周密,处于戒备状态。但温景安和沈凌汐身为陌生人却得以进入,足见二人并非寻常人物。法官们尝试报警,却发现电话无法接通,难以召来警察应对局面。尤为怪异的是,追悼会现场仿佛被某种力量封闭,有法官欲出门求助,却被一股强劲之力反弹回来,无法走出。鉴于此等情形,众位法官只能任由温景安和沈凌汐在现场随性发言。
就在此时,队伍之中,一位身着制服的年轻女法官李亦雯,微微蹙起秀眉,心中暗自思忖。
她入行不久,怀揣着对司法公正最纯粹的向往踏入这一行列。眼前温景安和沈凌汐的举动以及现场混乱又诡异的状况,让她内心陷入了激烈的挣扎。一方面,理智告诉她,眼前这两位神秘陌生人未经许可闯入追悼会并发表言论,从程序上来说确实扰乱了秩序;可另一方面,他们话语里提及的一些司法现状问题,又像一把锐利的钩子,勾住了她内心深处一直以来的隐忧。
李亦雯想起自己在处理案件时,偶尔也会遇到一些看似简单,却因各种复杂因素而难以推进的情况。那些潜藏在司法流程中的细微瑕疵,虽然平时不易察觉,但日积月累,会不会真的影响到公平正义的天平?她不禁自问。
看着周围同事们或愤怒或无奈的表情,李亦雯意识到,大家似乎都被眼前的突发状况困住了思维。也许,这正是一个重新审视司法工作的契机,一个打破常规思维的时刻。她深吸一口气,暗暗下定决心,无论今天这场风波如何收场,自己都要在今后更加努力,为司法公正贡献更多的力量,不让任何潜在的问题被忽视。
在这片混乱与迷茫交织的氛围中,李亦雯的眼神逐渐变得坚定,仿佛在混沌中找到了属于自己的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