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考虑到幕南对匈奴人的重要性,以及如今汉家,尚未得到显著成果的骑兵部队建设,也不难得出结论:哪怕得到了高阙,汉家三五年内,也很难对幕南地区造成太过显著的打击。
倒是原本让汉家进退两难,迟疑不定的河西,在高阙到手之后,便成了汉家可以全神贯注‘图谋’的沃土。
这样一来,刘荣的想法也就简单多了。
——无论眼下,由汉家所掌握的高阙,是能从此成为华夏的‘自古以来’,还是一次为期几个月的体验,都一定不能浪费高阙在手,为汉家所带来的战略契机。
就好比一个赌徒,意外赚了一笔高达几个小目标的庞大财富。
自此收手显然不可能,越赢越多更是不现实,反倒是把赢来的几个小目标全输回去,再倒贴上所有财富,才属于常态。
所以,与其去纠结接下来怎么赌,才能保住这几个小目标的收益,还不如以‘早晚会输回去’的前提条件,趁着现在手里有钱,去做点什么。
比如买个房啊~
买个车啊~
亦或是买点股票,存个定期储蓄之类。
这样一来,即便将来,赢到手的几个小目标又输回去了,手里也还能剩下一套房、一辆车;
又或是些许有价值,无法快速折现,却对自己的未来有所裨益的财富。
天子刘荣对高阙、河西的战略判断,便也是类似的道理。
——高阙守不守得住,会不会出现一件黑天鹅事件,让匈奴人意外夺回高阙?
说白了,莫说是远在长安的天子刘荣——就连前线的程不识、郅都二人,恐怕也不敢打包票。
能做的,刘荣都已经做了。
该放权放权,该给人给人,后勤物资粮草军械,更是主打一个饱和式输送。
汉天子能做得到,力所能及,且能提高‘守住高阙’概率的所有举动,刘荣都做了个遍。
接下来,对于高阙,在长安的天子刘荣唯一能做的,就是听天命。
因为人事已经尽过了。
但就这么等着——等高阙传回‘守住了’或‘丢掉了’的消息,无疑是非常折磨人的。
天子荣也不愿意,更不喜欢像一个赌徒一样,在筹码都丢进高阙之后,傻愣愣的等结果。
于是,天子荣便自然而然的,做出了稍有些冒失,却也恰得其时的战略决策:西进!
说白了,汉家之所以想要高阙,有至少一半——甚至一大半的原因,都是为了能消除图谋河西时的后顾之忧、侧翼威胁。
能在侧翼安全的情况下,深入河西走廊,将河西地区逐渐掌控于己手,而后进一步染指西域。
西域,才是汉家图谋河西的主要价值;而河西,又是汉家希望得到高阙的主要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