至于得到高阙后,对幕南地区造成直接军事威胁,也并非是为了直接让匈奴人亡国灭种、把匈奴人赶到漠北去,以至‘幕南无王庭’。
事实上,即便过去这两年,匈奴人接连不断的汉匈双方之间的重大战役中受挫,但还是不得不承认:这个时间节点,仍旧是匈奴帝国的巅峰期。
从综合实力的层面来讲,汉匈双方仍旧是半斤八两,势均力敌。
在过去,匈奴人雄霸草原,又掌握河套,对汉家呈战略攻击姿态;
而眼下以及未来,得河套、高阙在手的汉家,也不过是转守为攻,换做匈奴人来呈战略防守姿态。
但在双方综合实力不相上下、势均力敌的前提下,战略攻、守,也仅仅只是将双方原本五五开的实力对比,稍稍倾斜为:六四开。
六四开,还远远达不到让汉家北出高阙,长驱直入,大破龙城,以至‘幕南无王庭’。
所以,高阙对现阶段的汉家,最大的价值,并非是支撑汉家短期内,对幕南地区的战略图谋;
而是为汉家西进,掌控河西、染指西域提供战略支撑。
从上帝视角来看,天子荣这一手‘妙棋’,无疑是将伊稚斜转战云中,以做战略交换的举动,为匈奴一方所带来的收益最大程度减弱。
如果一切顺利,等今年秋天,匈奴单于庭在军臣的率领下从西方归来,汉匈双方之间呈现出的战略格局,便会是这样一副模样。
——汉家保留完整的原版图,并大概率失去云中城,亦或是云中失而复得,云中军民元气大伤。
而原属于匈奴人的版图,则在失去河套的基础上,进一步失去河西。
汉匈双方在幕南-河套之间的边界线,也将从高阙以南的大河,北推至高阙以北数十里范围。
更为关键的是:原先,匈奴人想要从幕南地区前往西域,是可以自高阙南下,踏足河套而折道向西,再经过河西走廊直接踏足西域的。
而在高阙易手,甚至河西也为汉家所掌控的情况下,匈奴人想从幕南前往西域,却要往北绕一个好大的圈。
后世人对西汉初年,汉家以郡县、分封并行之事多有疑惑。
——为何不直辖?
——为何不将全天下都化作郡县,由长安朝堂直接统治?
这个问题的答案很明显:在这个时代,距离,也同样是影响朝堂中央,对地方掌控力度的关键因素。
离都城越近的地方,朝堂中央对此地的掌控力就越高、越强,也就是所谓的‘皇城脚下’。
离都城越远的地方,朝堂中央对此地的掌控力就相对越低、越弱,也就是所谓的‘山高皇帝远’。
汉家的国本:陵邑制度,本质上也是将远在关东的地方豪强地头蛇,强制迁移到朝堂掌控力更高的长安附近地区,以更省时省力的进行镇压。
从另外一方面,也不难发现朝堂中央对某一地区,掌控力强弱与地理距离之间的关系。
——整个关中,无论是长安左近的蓝天、新丰,还是虽同在关中,却也有千里之外的河内,长安朝堂对地方郡县的掌控,都可谓是如臂指使。
虽然也同样遵循着距离越远,掌控力越弱的客观规律,但差异却并不明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