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去,向单于庭上贡、给军队,往后,就给汉人上贡、把军队给汉人用就是了。
有了这一层‘奉献’精神,河套各部也就心安理得的,享受起了河套地区的朔方、五原二郡,为河套各部提供的庇护。
只是随着时间的推移,一整年时间过去,原本还心安理得的河套各部,却开始愈发不安了。
诶?
不是。
汉人,咋还不命令我上贡啊?
就算汉人没有五月蹛林大会的说法,但一年当中,也总有某个重大的日子啊?
不上贡就算了——怎么打仗都不喊我派军队帮忙?
在草原,是不存在‘无偿帮忙’这一概念的。
草原信奉的法则,永远都是:无事献殷勤,非奸即盗!
哪怕是一个牧奴,得到主人莫名奇妙,没有缘由的温柔对待,都会心里犯嘀咕:我这是犯啥错误了?
这是要被主人卖了,还是要把我拿去祭天?
一样的道理——汉家对河套地区的统治,居然不以上贡,以及军事调动权为联系、纽带,河套各部自也都生出了一种‘无功不受禄’似的不安。
游牧民族不相信世界上,有谁会无缘无故对另一个人好。
在游牧民族的价值体系中,任何东西,都是有价格的。
小到一头牛、一只羊,亦或是一把弓、一把剑。
大到一片草场、一条水流,乃至于大部族对部族的庇护、单于庭对草原各部的统治,都是需要‘等价交换’的。
汉人统治着河套地区,对河套各部而言,就已经是尽到了保护义务,甚至还进一步构建了新的秩序。
这在游牧之民看来,就是汉人已经给了河套各部好处。
接下来,就应该向河套各部,索取好处。
比如牛羊啊,战马啊;
又或是让各部召集军队,帮忙打某个地方——最少也是巡逻、维护治安之类。
但汉人并没有这么做。
一整年时间过去,汉人一没有让河套各部上贡,二没有让河套各部派军队。
甚至就连牛羊马匹,都是由那个名为‘汉少府’,据说比魔鬼还可怕的神秘部门,用粮食、布匹来交换,而不是直接伸手要!
这一切的一切,都让河套各部愈发不安,愈发怀疑汉人对河套‘另有图谋’。
虽然想不通这图谋究竟是啥,但总觉得不会是什么好事。
直到过去这个冬天,汉人夺取高阙的消息传遍河套,各部头人心中的不安情绪,终于到达了顶峰。
——这么一场艰难的战争,汉人,居然没有从河套各部抽调兵马!
过去这一年,汉人没抽调兵马于河套,还能勉强说是不需要。
而高阙之战,汉人同样没有从河套各部抽调兵马,这可就是赤裸裸的不信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