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比如,一个成年人,一天内吃四十五根香蕉就会钾中毒,却绝不会有人认为香蕉是有毒的。
这,其实就是‘用药不能抛开剂量谈效果’的道理。
同样一味药,少量摄入能治病,大量摄入就有可能中毒;
土地兼并,其实也是一样的。
——短时间内,如一两百年内,就让一个农耕文明的大部分土地,都掌握在少数贵族手中,这个土地兼并速度,便是亲手埋葬王朝的铁铲!
但若是把时间跨度放长,让土地兼并的速度,维持在数千上万年,才会最终导致底层民众‘普遍不掌握农田的拥有权’的程度,那这个速度下的土地兼并,也就算不得什么洪荒猛兽了。
实际上,别说是数千上万年了;
哪怕是能让汉家的土地兼并速度,放缓到需要一千年——甚至五百年,才能让底层农民无立锥之地的地步,刘荣就已经算是非常成功了。
毕竟东西两汉,满共也才传了四百年不到。
自始皇一统,华夏封建王朝,更是再不曾有哪朝哪代,能真正突破三百年王朝周期律。
刘荣确实是穿越者没错;
确实是有雄心壮志没错;
但刘荣也绝非理想主义者。
刘荣很清楚月满则亏、物极必反的道理。
刘荣明白,历史从来都不是直冲天际,而是呈螺旋形上升;
文明也从来都不是在‘正确’的道路上大步前进,而是在蜿蜒曲折当中,大致摸索出一个正确的方向。
作为穿越者,刘荣能为汉家、能为华夏文明做的事有很多;
但刘荣做不到、力所不能及、不受刘荣控制的事,也同样有很多。
在原先的历史上,华夏自秦开始,费两千年时间走过的路,几乎都是历史的必然。
除了极个别王朝末年,因某些黑天鹅事件,而导致华夏文明沉沦的错误外,其余的绝大多数经历,都是华夏文明从封建到现代、从落后到先进的过程中,必须要度过的。
正所谓:人教人教不会,事教人一次就会。
一句空洞的‘水可载舟,亦可覆舟’,绝对比不上赢秦一统天下后光速二世而亡,为华夏文明所带来的震撼!
没有秦的教训,华夏文明就学不会‘民生需要重视’‘过渡压榨底层会遭受反噬’的道理。
同样的——作为穿越者的刘荣,哪怕是喊干了嗓子,累瘫了身子,告诫天下人一定要当心外戚乱政,也比不上两汉末年,因外戚而导致王朝颠覆,所带来的血的教训。
尤其西汉末!
只有经历过西汉末年的王莽篡汉,后来的华夏统治者,才会堤防每一个外戚,以免其成为又一个王莽。
而东汉末年的三国,以及与之共同形成‘因果’的五胡乱华,也在春秋战国数百年乱世后,教给了华夏文明一个新道理。
——过渡内耗,时间跨度太长,对人口基数破坏过大的内部争霸,会让外族有可乘之机,以至于神州陆沉,衣冠南渡。
再往后,便是隋。
对于华夏文明而言,隋的灭亡,算是重提‘暴秦’故事,再度强调了民生民计,以及民心的重要性。
至于唐,则自然是无需赘述——藩镇之乱的教训,让华夏文明从此又多了一个需要堤防、考虑的隐患。
再往后的宋,以及宋之后的元,则教会了华夏文明:半壁江山,终究是金水月,即便国家怎般富庶,也不过是过眼云烟。
一不小心,便是外族入主。
至于明末——自然就是刘荣口中,所提到的那个不该发生,却遗憾发生了的黑天鹅事件。
作为穿越者——作为不自量力的将自己,视为‘华夏文明领路人’的,志向极其远大的穿越者,刘荣要做的,便是尽可能帮助华夏文明,避免这种不必要的黑天鹅事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