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石在这三天里,仿佛与世隔绝一般,将自己完全沉浸在对大秦律的研读之中,一边读一边学。
他每天都会早早地起床,洗漱完毕后,便会在那间静室里学习。静室房间里,摆放着一张古朴的书桌,书桌上整齐地摆放着一本厚厚的大秦律法条文书合订本。
他轻轻地坐在书桌前,打开那本合订本,然后逐字逐句地研读起来。他的目光专注而认真,仿佛要将每一个字都刻印在脑海里。与此同时,他还会动手书写读书笔记,将自己对大秦律的感悟和理解一一记录下来。
他的这种学习精神,深深地感染了前来送饭给他老三赢禧。赢禧看到父亲如此勤奋好学,也不禁被激发起了学习的热情。于是,他每天都会抽出时间,不去城堡里与小伙伴们玩耍,而是跑到静室里,陪着离石一起学习大秦律。
在学习的过程中,他们不仅会互相交流讨论,还会对律法产生的效果进行深入的探讨。刚开始的时候,赢禧这么做或许还有一些作秀的成分在里面,但随着时间的推移,他渐渐地被大秦律的魅力所吸引,更是喜欢上与父亲一起平等学习、交流,真正地学进去了。
然而,由于赢禧对律法的理解还存在一些偏差,他时常会向爹爹提出一些疑问。而离石在学习秦律之前,几乎可以说是一个法盲。于是,父子俩便开始一起交流学习心得,共同探讨律法的奥义。
这种新颖的学习方式,不仅让早慧的赢禧沉迷其中,更是让他真正地爱上了这种学习方式。可惜的是,时间总是过得飞快,三天的时间转瞬即逝。
不过离石向儿子保证,祭祖结束后,父子俩依然可以继续这样的学习,还把他写的读书笔记送给赢禧。
这些读书笔记不仅仅是离石个人的学习心得,更是他为赢氏家族未来的发展所做的精心准备。他深知,这些知识对于赢氏家族的子女来说,将会是一笔宝贵的精神财富。通过将这些读书笔记整理后添加进赢氏家训中,让后代们能够学习到这些跨时代的知识,从而更好地传承和发展家族的事业。
离石明白,世家之所以能够延续壮大,正是因为这种传、帮、带的方式,不断积累家族的底蕴。如今他自己也有了子女,自然要为赢氏家族的未来考虑。他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为家族培养出更多有见识、有才华的后人。
在这个时代,大秦的经济基础已经有了与之相匹配的生产方式,生产力也足以支撑起郡县制和法家的管理方式。而纸张、印刷术、交通方式以及信息传递方式的变革,更是极大地降低了法家管理方式的实施成本。离石在学习笔记上详细地记录下自己的这些感悟,他深知这些都是时代进步的体现,也是家族发展的重要机遇。
经过长时间的阅读和书写,离石的手已经有些发酸。他停下手中的笔,缓缓站起身来,活动一下那因长时间保持一个姿势而变得有些僵硬的身体。
然后,他踱步到静室的窗边,推开窗户,让清新的空气扑面而来,稍稍缓解一下身体的疲劳,然后拉着儿子一起互动,在静室里打起了太极拳。
祭祖前的准备工作非常的繁琐,先是净身洗面沐浴斋戒,用香薰身体和衣物,还要熟练背诵祖先事迹,然后静心写下自己今后发展家族的计划,用祭表书写已经完成的事迹,林林总总非常繁琐,有点像后世的工作报告,要把工作计划、工作成绩、工作经验都写在祭表上,然后在祭祖寸将祭表烧给祖宗,让祖宗觉得子孙后代有出息,祖先的血脉在人世间正在不停壮大。
子孙后代在人间的力量越强大,那么他们祭祀祖宗时所准备的祭品就能够源源不断地供应,并且可以保持千秋万代的祭祀下去。离石心中暗自思忖,他总觉得古人祭祀祖先的方式与后世给先人送寒衣颇为相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