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才颜染路过此地时,忽然听到有卖唱少女吟唱古词,心中难免一动,颜家是文人世家,颜染自小熏陶文学,诗词歌赋无一不精,曾是商国赫赫有名的才子。
“不堪前朝亡国恨,回首人间是沧桑...当真是一首好词。”颜染心中低吟,不由感同身受起来。
“想不到在这边疆小城,竟有此等怜人,这首古词当真是写到我心里去了。”颜染回眸与少女对视一眼,随即温和一笑,转身继续前行。
在差役的押解下,少年罪囚的身影渐行渐远,茶棚外少女一双眸子露出奇异光芒,缓缓目送颜染离去。
“如今乱世,武道昌盛,诸国蠢蠢欲动,逐鹿天下,纵然我满腹经纶又能怎么样,还是敌不过北魏的武力,自古百无一用是书生,古人诚不欺我。”
颜染内心感慨万千,他自幼锦衣玉食,养尊处优,习惯了舞文弄墨的日子,对于枯燥的修炼之道更是丝毫不感兴趣,兼之其父对这个儿子更是听之任之、百般溺爱,也从未强硬逼迫他修炼。故此颜染就成为了一个不谙世事、手无缚鸡之力的贵公子。
想到过往经历,如同黄粱一梦,荣华富贵转眼成烟,颜染心中触动、唏嘘不已。
而造成这一切的罪魁祸首,便是北魏大司马武王,他内心不禁又联想到,传言武王武道通神、镇压八荒、横扫天下,也不知修炼到了何等的境界。
颜染心中默默思量,武王修为很可能已经达到了惊天地、泣鬼神的地步,否则他的父亲身为道境大高手,又怎么可能在武王手中身陨。
修炼之道共分为三十六重天,第一大关,便是凡境九重天!第一重先天聚灵,第二重通经百窍,第三重三花聚顶,第四重五气朝元,第五重降龙伏虎,第六重无垢肉身,第七重九息服气,第八重游神御气,第九重纵地腾空!
很明显武王身为北魏大司马,一身修为绝对在凡境九重天之上,甚至是道境九重天,又或许是圣境九重天也不一定。
天道三十六重天,一重劫是一重天,每一重境界都有点石成金、呼风唤雨、令人不可思议的神通,修行至高深处,延寿千载,乃至日月同辉都不在话下。
颜染自幼虽未踏入修行之道,但是他博闻强记,鬼神杂谈,确是没少看,故此对于修行境界也略知一二。
“如果我也深谙修行之道,或许早已逃之夭夭,甚至摆脱了罪囚的身份也不一定,届时天下之大,何处去不得,这天下何其辽阔,绝不仅是大商、北魏所能概括,传闻东洲有圣人世家、天下十宗,也不知又是何等繁荣景象?”
颜染内心憧憬,他虽身负枷锁,但是胸中却饱含期望,并没有向命运妥协。
傍晚时分,两名差役押解着颜染,一路风尘仆仆,终于来到了月牙城一处叫做‘黑水营’的地方。
“他娘的,整整一个月,我们终于要结束这一趟苦差事了。”一名差役如释重负道。
“谁说不是呢?我们从盛京启程,日夜兼程来到这苦寒之地,全是因为这小子。”另一名差役也一副抱怨叫苦的模样。
颜染左右扫了一眼两人,沉默不语,他目光缓缓打量前方,只见眼前是一片帐篷林立的巨大场地,场地当中兵卒列队巡逻,一片凛然杀意如狼烟一般,汇聚一团。
“煞气如狼烟,如此精兵悍卒,简直比得上大商的黑鳞军了。”颜染目光一动,心中暗衬。
大商的黑鳞军名震天下,每一名都是经历百战厮杀的精兵,个个堪比百人敌,是天下屈指可数的虎狼之师。
然而在这里,颜染却看到,每一名兵卒精气神极为饱满、印堂泛红,乃是气血充盈,通经百窍之征兆。眼前的这些兵卒,竟然一个个都是初涉修行的人物,这一幕简直令他震惊不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