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宝库赶忙摆了摆手,说:“别了,咱总共就这些人,还费那事干啥?要不这样,我跟赶车的在外头挤挤,你们坐里头,上车上车,别客气了。”
客随主便,如此辞让了几句,江连横等人总算陆续钻进马车。
一道响鞭,马蹄声渐渐朝南远去。
“咯哒咯哒……”
“嘎吱嘎吱……”
拐弯抹角,抹角拐弯,俄式马车终于缓缓停住。
李正西刚下马车,热闹的喧嚣声便如决堤洪水一般,顷刻间扑面而来。
眼前,便是道外滨江县,正阳大街路口。
一条大道横贯东西,串联出一片人声鼎沸的闹市,到处充斥着烟火气息。
时隔七年,重回滨江县,闯虎显得格外兴奋。
眼看熟悉又陌生的街区,他便不由得大声感慨:“变化真大,哥,咱走吧?”
“别老管我叫哥,你岁数比我大吧?”李正西皱了皱眉。
闯虎却不在意,只管嘿嘿笑道:“都是我哥,都是我哥。”
这时节,不知是居民已经习惯了酷寒,还是正在提前置办年货,大街上人头攒动,叫卖声不绝于耳,看上去远比道里热闹。
两侧建筑,尽管同样是巴洛克风,看上去却松散廉价,上手一模——假的!
道里的教堂、旅馆,都是货真价实的砖石结构,外墙是花岗岩浮雕。
道外是什么?那是模子灌出来的石膏,贴上去的,一敲,空响儿!
街面疏于管理,小商贩随处占地,道里禁行的人力车,在道外也比比皆是。
尽管有些混乱,却是地道的江湖所在。
放眼望去,点痦子的、打把式的、拉洋片的、算卦的、要饭的、摆小赌摊的……恰如八仙过海,各显神通。
李正西侧身穿过人潮,转过头问:“你那叫林七的哥们儿,在哪撂地啊?这天光大亮的,能开张么?”
“我也不知道啊,先往里走走看吧!”
闯虎身板儿太小,在人群中穿梭,显得格外吃力。
两人闪转腾挪,费了半天劲,总算穿过了闹市入口,街面也渐渐宽敞起来。
闯虎站在头道街十字路口,环顾四周,眼里显出几分迷茫。
当年,他离开滨江县时,这里还有不少土房,如今却早已无影无踪。
“找不着了?”李正西问。
“能找着,能找着……”闯虎看上去有点逞能,“等我找个脸熟的合字问问吧?”
说得容易,真要找起来可就难了。
江湖卖艺,多半走穴赚米。
虽说眼下临近年关,该回家的都回家了,可毕竟一去七年,滨江县傅家甸物是人非,上哪去找脸熟的合字?
两人在街上乱窜,走了两支烟的工夫,闯虎还是没碰见熟人。
无奈之下,只好走到街边一处卦摊儿,寻思着碰碰运气。
算卦的老头儿五十来岁,下颌一撮山羊胡,戴副眼镜,瞅着挺有学问,身上的棉袄裹得严严实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