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仑山的垭口非常宽阔,山路也不算陡峭,翻越难度并不是太大,但需要注意翻越过程中高度骤升,从3000米攀升到5000米,大部分人都会产生高原反应,出现缺氧状况。
穿过昆仑山之后,大军就会进入后世的“可可西里无人区”。
这片区域属于戈壁地形,有大量的狼群、野牦牛、藏野驴、藏羚羊出没,但对于数以十万计的大队人马来说,这些动物完全就是送上门的自助餐。
唯一需要注意的是可可西里境内这段大约四百里的路程相对干旱,必须注意水源补给。
但李瑛对此并不是很担心,青藏高原被称为“世界水塔”,这片区域孕育了无数大江大河。
连绵不绝的雪山为高原提供了四通八达的河流,即便可可西里属于戈壁地形,但依旧有足够的水源,要不然也不会孕育了大量的野生动物。
说这片地方干旱,只是相对于水源充沛的其他路段,只要注意水源补给,穿越平坦的可可西里并没有太大难度。
过了可可西里就到了长江的上游沱沱河,由于是上游,这条河流并不宽,水流也很浅,大军渡过难度不大。
渡过沱沱河之后就来到了青海到拉萨的第二座山脉——唐古拉山。
这段路程有大量的不冻泉,即便是在寒冷的冬季也不会结冰,无比神奇。
相比昆仑山,唐古拉山这段路程要艰难一些。
唐古拉山垭口的高度比昆仑山垭口高了将近五百米,从而导致这段路几乎没有植被生长,就算是六月也有可能产生降雪。
好在唐古拉山垭口只是高,并不陡峭险峻,现在是四月上旬,等李瑛兵临唐古拉山垭口的时候差不多正是一年之中最炎热的夏季,可以大幅度降低寒冷带来的威胁。
李瑛从地图上发现,翻过唐古拉山垭口之后这里出现了一座吐蕃的边塞城堡,叫做悉诺逻驿,再往前估计就是正常的吐蕃道路了。
按照吐蕃人的规划,驿基本上等同于大唐的乡镇,就算有驻兵估计也只有千把人,到时候十万唐军杀下唐古拉山,估计能把守军的胆子吓破。
拿下悉诺逻驿之后,唐军就可以一路俯冲杀到相距八百里的西藏那曲,这里也是拉萨北方的生命要塞。
这个时期的那曲还不存在,从地图上看这里建有一个叫做阁川驿的驿站,负责保障来往商旅的通行,并为扼守“唐蕃官道”的吐蕃军队提供粮草。
李瑛不知道这里有多少吐蕃驻兵,但估计比普通驿站多个三五倍就撑死了,只要神兵天降,攻占这个要塞应该也不难。
只要控制了这条“唐蕃官道”的必经之处,基本上就算把阻挡哥舒翰的十万吐蕃军装进了口袋之中,只要切断粮草补给,不用打这支军队就会被饿的主动投降。
那曲的海拔比拉萨高了五六百米,两地相距七百里左右,解决了“唐蕃官道”中的十万吐蕃军,与哥舒翰率领的十五万人马会合之后,浩浩荡荡的唐军就可以向东俯冲,畅通无阻的直抵逻些城下。
由于吐蕃人的风俗习惯,吐蕃的城池并没有修建城墙,就算是国都也没有城墙作为屏障,布达拉宫就是拱卫赞普的最后屏障。
如果李瑛的计划能够顺利实施,或许三个月之后,李瑛就可以率领浩浩荡荡的唐军站在布达拉宫脚下,高唱“那条神奇的天路,让大唐儿郎神兵天降”!</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