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释着这个道理,朱由检道:
“与之相比,大明在太祖开国之后,就让许多国家朝贡。”
“成祖派遣郑和下东洋,册封足利义满为日本国王。”
“郑和下西洋后,更是让西边诸国朝觐,探索了当时所能知道的,整个已知世界。”
“在北方,成祖五征漠北,让瓦剌、鞑靼朝贡。”
“西域诸多国家,同样纷纷入贡。”
“那个时候,大明是毫无疑问的天朝上国,可惜未能持续!”
群臣想着大明当年的强盛,一时也多有感怀。
大明直接管辖的地域或许不及蒙元广,但是在最强盛的时候,却没有一个敌人。
所有被大明知道的国家,几乎都臣服于大明。
当时的大明称得上万国来朝,毫无疑问是天朝上国。
(永乐时期疆域和藩属,只有几个白色的地方被大明所知却没有朝贡记载,但它们也不能称为敌人。当时的大明可以说是征服了时人所知天下)
对比如今被荷兰数次进犯、西班牙在吕宋杀戮华人,群臣更加感受到:
现在的大明已经衰落了,按照皇帝的话说,就是从天朝跌落为帝国,只有区域霸权。
袁可立有些疑惑道:
“如果说只有成宣时期的大明才能称得上天朝,以前的朝代又如何能以天朝称之呢?”
“除了没有直接管辖西域之外,大明的疆域和藩属远比汉唐要多,它们如何称之为天朝?”
按照大明人的看法,大明的疆域远比宋朝辽阔,和唐朝大体相当,相比汉朝则有所不及——主要差的是河套、交趾、朝鲜四郡和西域。
不过在大明最强盛时,河套、交趾是属于大明的,朝鲜也和西域一样是大明的属国,只是没有直接管辖。
再加上郑和下西洋征服的诸多属国,大明的强盛可谓“远迈汉唐”。
这样的大明才能称为天朝,汉唐也能称得起吗?
“汉唐当然当得起!”
朱由检斩钉截铁地道:
“汉唐最强盛时,同样没有一个敌人,称得上征服了当时所知的已知世界,也就是当时人们认为的天下。”
“所以汉唐是毫无疑问的天朝,宋朝则不是。”
“汉唐之前,夏商周三代和秦朝,也可以说是征服了人们所知的天下,同样能称天朝。”
“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对于那时是成立的。”
“夏商周、秦汉唐、还有大明最强盛时,皆能称为天朝上国!”
这番话语,让群臣在刚才的羞愧之后,心中泛起了自豪感。
大明能和夏商周、秦汉唐并称天朝,他们这些臣子,同样也感觉与有荣焉。
只可惜现在的大明相比成宣时期衰落了,这让他们更加有了重振大明的紧迫感:
不把大明重新振兴为天朝,他们就是死了,有何颜面去见祖宗先贤?
不过,现在的大明想重新成为天朝,难度和以前不可同日而语——
按照皇帝把已知世界作为天下的定义,现在大明所知道的天下,要比以前大多了。
武英殿悬挂的坤舆万国全图和世界地图,很多大臣都是见过的。
想征服这样的天下,没有多少大臣有信心。
很多人还怕皇帝好大喜功,像成祖那样劳民伤财。
徐光启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