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下来,两人讨论的话题可多了。
卢作孚从陈光良这里了解道,今年招商局已经准备远赴欧美,立即抚掌叫好;
陈光良从卢作孚那里了解道,去年秋民生公司破除怡和太古的打压,占据长江上游70%的份额、川江50%的份额,也为之称赞。
后世从武汉到重庆,卢作孚将这一段分为‘三段式’——宜昌到三斗坪、三斗坪到万县、万县道重庆;根据不同的水位,来进行不同的调度。
行走在长江上,陈光良忍不住来到船板上,看着两岸的景色,甚是壮观。
他终于明白古代诗人,看到这样的景色,写下一首首经典的诗句:
“朝辞白帝彩云,千里江陵一日还。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
进入川蜀时,陈光良突然对卢作孚说道:“卢先生,我想和民生公司合作,组建一只船队,在经营这长江上游的货物运输和游轮。”
卢作孚一听,当即说道:“这自然是好事,只不过这上游的运输和游轮,未必能赚得了钱。目前的市场来看,已经倾向一个饱和的状态。”
他心里还是有防备的,毕竟他刚刚打败英美日意等国家,吞并这些列强的船队,形成如今长江上游的格局。
而陈光良毕竟是大资本,这就怕是来抢生意的。
陈光良则笑道:“我出资100万,该如何选船,由你决定。船队也由你经营,你只需承诺五年让我回本即可。”
天下还有这个好事,这不是送钱给自己花么?
卢作孚说道:“陈先生这是做什么,这和送我钱花有什么区别?”
君子爱财,取之有道,更何况这送上来的巨资,他也怕烫手。
陈光良这时候说了一句:“这川蜀说不定哪天就沦为抗战的大后方,日本人亡我华夏的心不死,一旦全面开战,这沿海必然被其占领。我投资这一百万,不过是助力这长江上游交通更加方便,当然回本也很重要。”
卢作孚一震,他这才真正的感受到陈光良高瞻远瞩,他心中也想到一件事——莫非陈光良来川办糖厂,也是预测到日本有全面侵华的意思?
“必不负重托”
短短几天时间,卢作孚已经很是佩服陈光良的人品,不再怀疑巨款。
实际上,民生公司的总吨位估计就4万吨不到,但这些船却又上百艘,基本都是几十吨和几百吨的船。
陈光良趁机说道:“我投资100万的船队,只是交给你管理,你收管理费。合同先签四年,到期后我有权收回。”
卢作孚知道,这是陈光良的缓兵之计,合同到期,也意味着陈光良也可以参与到上游的航运经营。
但现在,他却不担心了,因为至少他可以先获利四年,而且相当于变相的壮大自己的船队。
“可以”
“好,这次回去后,我会派航运人才去武汉,和你商讨。”
说白了,这100万陈光良只要求收回成本,主要是增加抗战日期的长江上游的运输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