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弄出来的新花样,很多还都有可取之处。
从上位的角度上来看,这套设计是真的很不错。
而且,一旦实行也真的能够在很大程度上,避免各种事情,防止再出现宰相专权的同时,又能不耽误政务的处理。
能给官员一定的参与之权……
在李善长和刘伯温两个人,在这个事情上,开了口,表了态之后。
其余人也都纷纷开口,表示赞同,没有一个反对的。
开玩笑,没看胡惟庸造了反之后,皇帝这边,都已经处理了多少人吗?
在废书省和丞相的态度上,也是极其的坚决。
根本就没有和任何人。商量的意思。
这个时候,甚至于都有人怀疑,连胡惟庸造反,都是皇帝故意引诱的。
所为的,就是要废掉丞相和中书省。
而此时,皇帝又给出了一个还能得过去的内阁制度,把他们最后一条反对的路,也给彻底的堵死了。
在这种情况下,他们又怎么可能接着反对?
怕不是嫌命太长了吧?
还能怎么办?只能是表示同意了。
在场的众官员,没有一个出声反对。
毕竟就如今的这种情况,若是反对了,必然没有什么好果子吃。
甚至于就算不会当场被皇帝给打成胡惟庸的同党,那在今后,也会被皇帝那边重点照顾。
让人去家里好好的进行一番的调查,也并非不可能。
这事皇帝干得出来。
于是,废中书省,废丞相,这个本该引起轩然大波大事情,就这样被朱元璋轻轻松松的给办成了。
并没有起太大的波澜。
朱标在边上看着自己家父皇的这些操作,只觉叹为观止。
父皇不愧是父皇,办事就是稳妥。
这样大的事儿都能给办成。
他这里,又跟着父皇学到了一招。
那就是当皇帝,该强硬的时候就要强硬。
但同时,做事情一样要分方式方法。
并不是你当了皇帝,别人天然就会认同你。
有些事想要办成,尤其是一些大事,那么很有必要用上一些手段,拿住对方的痛脚,有足够充分的理由。
在这种情况下再去动手,那么就容易的多。
便是众多朝臣也不好去反对。
朱元璋见众朝臣就这事儿表了态,心情还是挺不错的。
这事儿,终于是让自己给办成了。
原本他还想着,在这样的情况下,都还会有哪些人头铁的站出来,对自己进行坚决反对。
他这边都已经做好了,一定的杀人的准备。
哪能想到,这些朝臣们竟然都这般的深明大义。
这样的讲道理。
不用自己多什么,他们便同意了这事情。
自己大明,这才是真正的众正盈朝。
如此想着,朱元璋便望着众朝臣再度开了口。
“好,这事儿就此定下。
今后不再设丞相,也没了中书省。
这内阁的内阁首辅一职,便由太子来进行兼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