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延大步而来,甲胄未卸,腰间佩刀随着步伐轻晃,发出沉闷的碰撞声。
他满面红光,显然自觉立了大功,正等着领赏。
所有离去的宾客官员中,他是唯一一个没有走的。
魏延行至近前,抱拳一礼,声音洪亮:
“末将拜见丞相夫人,拜见王后!”
袁莹眸光微冷,却不动声色,只淡淡道:
“魏将军今夜辛苦了。”
魏延咧嘴一笑,毫不掩饰得意:
“夫人过奖!末将职责所在,岂敢言苦?”
“那逃犯阿若持有公子玉印,末将便知其中有诡。”
“所以专程将之捉住审问了一番。”
“二位公子之事,末将也已在丞相面前禀明……”
袁莹指尖微微一颤,面上却依旧平静,只轻抬素手,止住他继续说下去:
“将军今日做得很好,下去到库房领赏去罢。”
魏延闻言,更是喜形于色,朗声道:
“此乃末将分内之事,不敢居功!”
在性格刚直方面,魏延堪称为“大关公”。
关羽虽然跟同事的关系处得不好,但不至于得罪每一个人。
而魏延不同,他是平等的得罪每一个同事。
历史上,作为征西大将军,丞相司马。
理论上讲,诸葛亮死后,魏延就是蜀汉军界第一人了。
但却被杨仪轻松策反军队,何也?
因为他不仅在朝中没有一个盟友,就连军中也没有一个盟友。
魏延这样一个爱兵如子的将领,却在与杨仪的争权中,被轻松策反了军队。
乃至众叛亲离,没几个士兵跟他,这不显得矛盾吗?
这是因为杨仪让王平搬出了诸葛丞相,说:
“丞相尸骨未寒,你们怎么敢?”
此言一出,蜀军都以为魏延是真的造反了。
于是纷纷弃他而去。
这里的关键一点就在于,当杨仪宣布魏延造反时。
蜀军部队中的中高级军官们,居然没有一个人站出来帮魏延说话。
说白了,但凡有几个威望高的将领站出来,稳住自己部曲中的士兵。
魏延又何至于众叛亲离?
同为武将,降将派的护军姜维站队杨仪。
益州派的王平亲自来策反魏延部曲。
凉州派的马岱,更是亲自率兵去追杀魏延。
你便能知道,魏延他的情商有多低,是真的不会跟同事相处。
但魏延的的确确是一个合格的将领。
不然刘备也不会力排众议,把张飞北战区总司令的位置,让给魏延了。
所以我们常说,魏延是关羽政治生命的延续。
他跟关羽一样,都是有刘备惯着、诸葛亮哄着。
刘备一死,魏延私下里便发牢骚说——
“诸葛亮太胆怯了,要是先帝还在就好了。”
饶是如此,诸葛亮依然是哄着、宠着魏延。
就比如车骑将军刘琰与魏延不和时,诸葛亮亲自出面责备刘琰,让他给魏延道歉。
而当刘备、诸葛亮都不在了呢?
事实证明,几乎就是诸葛亮一死,魏延就马上跟着去了。
后主刘禅不是没有想过要保魏延。
魏延与杨仪争权时,刘禅是派了蒋琬过去调解的。
但刘禅毕竟不是刘备,他威望不高,是压不服手下两大权臣的。
袁莹见魏延未能听出她弦外音,唇角微微勾起,笑意却不达眼底。
“……将军真不愧是我家夫君一手提拔起来的,做事果然周全。”
魏延浑然不觉话中讥讽,反而愈发得意,竟又上前一步,压低声音道:
“……夫人,末将听闻齐王许了河北四镇将军之位的名额,不知丞相属意何人?”
“这镇北将军一职,丞相将会给谁?”
一般来讲,
四征将军、四镇将军、四平将军、四安将军级别是差不多的。
都是少将级别的军衔。
相当于现代的兵团司令、集团军司令,是军长级别的高官。
不过在汉末,曹魏政权与蜀汉政权级别大小有区别。
单就针对季汉阵营而言,应该是:
四方>四镇>四平>四征。
不过正如上面所属,这都是少将级别的军衔,都是地方集团军司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