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葛亮解释地很清楚了。
霜糖与精盐不同。
精盐是重要的战略物资,所以需要封锁技术。
但白糖它到底是贵族享乐之物,更多是一种消费品,没必要封锁技术。
何况我们要大力在交州铺设糖坊,就很难保证技术不被泄露。
毕竟这东西需要大规模生产,才能大量对外倾销。
当然最重要的是,白糖它的原料是甘蔗,而甘蔗的产地是我交州。
交州的甘蔗日照充足,糖分含量高。
即便蜀地魏人得到了制白糖的技术,也只能从我交州进口原料。
众人闻言,恍然大悟:
“使君之意,是先让蜀地糖业兴盛。”
“待其依赖我交州原料,再一举扼之?”
诸葛亮点了点头,唇角勾起一抹浅笑:
“正是。”
“吾欲使蜀地糖坊遍地,人人制糖。”
“待其糖业繁盛,再断其甘蔗供应,则蜀地经济必受重创。”
“届时,我交州糖业独大,蜀地财源尽握于我手。”
此前说过,甜食在古代极其昂贵,一般只有贵族才能够享受。
它不仅是食用的消费品,更是一种彰显身份的象征。
最重要的是,这玩意儿它一本万利。
一旦将白糖这种东西拿到市场上去,蜀地的商人肯定为之趋之若鹜。
到时候大家都会以为这是拿着麻袋捡钱。
可一旦蜀地真的大规模生产糖食后,
手握主要原料来源,布政交州的诸葛亮将之一停。
那蜀地人不傻眼了吗?
这个计划相当宏伟长远,诸葛亮为之也已经布局很久了。
众人听完诸葛亮的分析后,无不为之惊叹:
“使君此计,真乃以利诱之,以势制之!”
诸葛亮乃对张紘吩咐道:
“……既然计较已定。”
“子纲,吾欲遣你入蜀,组织工匠传授糖点制作之法。”
“不知你愿往否?”
张紘连连拱手,表示愿意去。
他敏锐地意识到诸葛亮正在酝酿一个相当宏伟了不起的计划。
而他张紘游历半生,也想成为这伟大计划的一份子。
也好青史留名。
诸葛亮弯唇笑道:
“善。”
“待蜀人学会制糖后,必大肆兴办糖坊。”
“然其甘蔗终究需从我交州购买。”
“待其糖业兴盛,我再断其原料,则蜀地糖坊尽数倒闭。”
“经济崩溃,正应孙武不战而屈人之兵之策也。”
众人闻言,齐齐称善。
夕阳西下,糖坊内灯火渐起,工匠们仍在忙碌。
诸葛亮与张紘立于河畔,望着满载甘蔗的船只顺流而下,驶向远方。
“计宜速发,子纲可先回府收拾行囊,明日便行。”
“喏。”
……
交州的夏日湿热难当,刺史府后院的榕树撑开巨大的树冠,投下一片难得的阴凉。
诸葛亮手持羽扇,立于石桌旁,目光悠远地望着远方连绵的青山。
很快,张紘赶至院门。
诸葛亮起身,上前相迎。
“子纲,远行在即,亮特备薄酒相送。”
张紘拱手还礼,眼角皱纹里藏着笑意:
“……使君客气了。”
“交州数载,多蒙照拂。”
“今日一别,不知何日再会。“
两人入座,侍从奉上岭南特有的荔枝酒和几样精致点心。
诸葛亮亲自为张紘斟酒,酒液在白玉杯中荡漾,散发出馥郁果香。
诸葛亮微微一笑,从袖中取出一个精致的漆木匣子,置于桌上:
“亮有一物,托子纲带往成都。”
张紘好奇地打开匣子,只见里面整齐排列着几块晶莹剔透的糖制品。
形状各异,有梅花状,有方印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