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都市小说 > 三国:昭烈谋主,三兴炎汉 > 第388章 英雄们战胜了长江,百万雄师过大江

第388章 英雄们战胜了长江,百万雄师过大江(2 / 10)

庞德、马岱相视愕然,继而拜服:

“都督赏罚分明,末将心服口服!”

不过旬日,诸葛亮颁下新政——

官吏考绩以垦田、治安为要;

军中实行分班轮屯;

又设检举箱于四门,许民投书言事。

不过两月,雍凉气象果然一新。

或有老吏私语:

“诸葛公明察秋毫,真可谓吏不容奸,人怀自厉。”

转年开春,渭水两岸尽是屯田兵士。

诸葛亮亲至田间,教兵民制作龙骨水车,又引进交州发掘的稻种。

是岁关中风调雨顺,夏麦丰收在望。

消息传至洛阳,朝廷上下皆喜。

然消息亦传至成都,魏国丞相司马懿闻之,忧形于色。

是夜,司马懿召心腹邓艾、张嶷密议。

“诸葛亮才识过人,齐国所倚重也。”

司马懿将密报掷于案上,忧心忡忡地说道:

“其在关中屯田,若站稳脚跟,则陇右粮草无忧。”

“届时我大魏再想北伐可就难了。”

微微一顿,司马懿又道:

“今诸葛亮立足未稳,若不击之,待其根深蒂固,则悔之晚矣。”

“吾已得大王密旨,许我便宜行事。”

随即传令:“点兵三万,兵出散关,直取陈仓!”

魏军昼夜兼程,不过十日已至散关。

守关汉将王双见魏兵势大,急闭关门,飞马报往长安。

诸葛亮得报时,正在督造连弩。

他览毕军报,神色如常,只对左右笑道:

“司马仲达来得正好。”

随即传令:

“命马岱率精兵五千增援陈仓,王双据关死守,不可出战。”

又唤李严至:

“可将熟了的粮食,尽速收割,悉数运入城中。”

“渭南屯田区实行清野,勿资敌粮。”

李严谏道:

“都督,渭南屯田乃我军心血,方有起色,岂可自毁?”

诸葛亮正色道:

“存人失地,人地皆存。”

“存地失人,人地皆失。”

“司马懿此来,意在毁我屯田。”

“若固守田亩,正堕其计。”

“今暂避其锋,待其粮尽,必自退矣。”

果然司马懿兵临陈仓,见汉军守备森严。

城周田野皆空,无处就食。

魏军远来,粮草不继。

攻城十余日不克,士气渐沮。

这日,司马懿登高观城,见陈仓城上汉军旌旗严整。

城外田野虽空,远处渭水两岸渠堰纵横,显见屯田已成规模,不觉叹道:

“诸葛亮真天下奇才!”

“不过半载,竟使关中复现生机。”

“若假以时日,必成吾心腹大患。”

邓艾在侧,献策道:

“……丞相勿忧。”

“某观其水道布置,已有破之之策。”

司马懿挑眉,问:

“士载有何高见?”

邓艾指画道:

“齐军屯田皆赖渭水。”

“若上游筑坝断水,则其屯田不攻自破。”

“待其渠堰干涸,我再决坝放水,又可水淹齐军。”

司马懿颔首,喜道:

“……此计大妙。”

“然需长期经营,非旦夕可成。”

“今我军粮将尽,不如暂退,来日再图。”

此次出兵,本就是司马懿的一次试探。

他就是想趁诸葛亮刚到关中,还没立稳脚跟,威服人望之际,看能不能打他一个措手不及。

但诸葛亮远比他想象的要稳。

就连渭南的田亩说毁就毁,其操作之稳妥,远超乎司马懿的想象。

而司马懿此役也并未做好长久作战的打算。

最新小说: 洛尘重生之都市仙尊 医婿 尊品贵婿 至强龙尊 上门女婿叶辰萧初然 上门王婿叶凡 叶凡唐若雪王婿 娱乐圈第一甜 惊山月 华娱:从飞轮海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