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待我在朝中站稳,自会为诸位谋划。”
诸将皆泣拜:
“誓死追随大将军!”
陈登一一扶起,目光扫过这些熟悉的面容,不禁感慨:
“想起当年共抗孙吴,浴血奋战……”
“如今江山已定,却要各奔东西。”
甘宁朗声道:
“纵隔千里,我等心永远向着大将军!”
“俺也一样。”
“我也是!”
“我也是。”
“……”
两日后,长江码头旌旗招展。
李翊车驾即将北返,江南文武百官齐来相送。
陈登与陆逊并肩而立,望着滔滔江水,皆露不舍之色。
“元龙可是舍不得这江南烟雨?”
李翊在一旁笑问。
陈登叹道:
“在这地方待了二十载,恍如昨日。”
“如今离去,确实难舍。”
李翊执其手登船:
“……忘了吧。”
“唯有忘却过去,方能展望将来。”
又对陆逊道,”伯言亦如是。”
船至江心,陈登仍频频回望。
但见甘宁等将领仍在岸边挥手,不禁眼眶微热。
李翊命人取来酒盏,斟满三杯:
“来,为新征程满饮此杯!”
三人对饮。
陆逊道:
“逊本吴国旧臣,蒙相爷不弃,委以重任,敢不竭诚效命?”
陈登亦道:
“登必尽心辅佐朝政,以报陛下与相爷知遇之恩。”
李翊遥指北方:
“洛阳城中,尚有无数挑战等待。”
“荀公达年事已高,已经半隐于朝。”
“鲁子敬近染沉疴,也将要退了。”
“朝中急需新人,此正是二位大展宏图之机。”
陈登却明白,自己年岁也不小了。
此去洛阳还能干几年了?
再干几年,也干不动了。
感觉自己更像是被赶鸭子上架,被李翊拿来当新老接替过渡用的。
倒是陆逊尚且年富力强,年轻有为。
未来风起云涌,必有他一席之地。
忽有快船追来,却是越王刘理特来送行。
陈登见船上还有女儿陈瑶的身影,不禁微笑。
“岳父大人保重!”
刘理扬声道:
“小婿定会好生治理越地,不负所托!”
陈瑶亦喊:
“父亲大人珍重!”
陈登挥手回应,眼中泪光闪烁。
正说间,忽见北岸烟尘大作
一队骑兵飞驰而至,为首者竟是姜维。
他已于两日前,先行开路。
“相爷!”
姜维勒马江边,高声禀报。
“北方急报!司马懿兵出斜谷犯境,诸葛都督亲率大军迎战!”
李翊神色一凛:
“果然来了。”
随即对陈登、陆逊道:
“二位,看来我们回朝后的第一件大事,便是应对陇右战事了。”
大船顺流而下,江南渐行渐远。
陈登最后望了一眼这片熟悉的土地。
转身面向北方,目光渐渐坚定。
新的征程已经开始,
等待他们的,是更加复杂的朝堂博弈和关乎国运的战争决策。
而江南,则将在这群人的远去的背影中,开启新的篇章。
……</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