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伯言此策甚善。”
诸葛亮只比陆逊虚长两岁,两人相识时间虽不长。
但性情相投,又都懂军略。
所以私下里关系处的还不错。
“然藤甲军凶悍,寻常将领恐难抵挡。”
诸葛亮话锋一转,问帐下众人道:
“谁敢引兵去破藤甲军?”
魏延应声而出:
“某愿往!必斩兀突骨首级献于帐下!”
马岱亦请战:
“某此前随兄长镇守关中,与蛮兵交过手,熟知蛮兵习性。”
“愿助文长一臂之力!”
庞德慨然道:
“某亦愿往,请都督准某同行!”
诸葛亮观诸将,微微摇头:
“公等皆万人敌,勇武过人。”
“然破藤甲军非独恃勇力,更需智谋。”
说着,他目光转向陆逊:“
伯言既献此策,可愿亲往破敌?”
陆逊整衣正冠,躬身道:
“逊蒙李相爷知遇之恩,陛下厚待,常思报效。”
“今能为国家效力,荣幸之至。”
“愿领兵往破蛮兵!”
诸葛亮大喜,即拨精兵五千与陆逊。
令马岱、庞德副之。
又嘱咐道:“藤甲坚韧,刀箭难入。”
“伯言需以智取,不可力敌。”
陆逊拜谢:
“谨遵都督教诲,逊已有破敌之策。”
魏延见状,诸葛亮任用马岱、庞德。
对他这个新来的却不重用,笃定诸葛亮故意为之,是轻慢自己。
遂面有怏怏之色。
诸葛亮心思敏锐,察觉到了,抚其背曰:
“……文长勿忧。”
“陈仓乃必争之地,司马懿亲率大军来攻,正需汝这般猛将助我守城。”
“来日与魏军决战,尚需汝冲锋陷阵。”
诸葛亮之所以重用马岱、庞德、陆逊三人,也是出于政治考量。
江南新定,李翊提拔起陆逊为首的大族,本就是为了安抚江南人。
如今又是他保举其来关中前线的,诸葛亮焉有不重用之理?
而马岱、庞德则是前雍凉都督马超的旧部。
对待这些老臣,诸葛亮需要采用宽厚的态度,才好让他们尽心竭力为自己办事。
至于魏延,
诸葛亮与他接触时间虽然不长,但发现这人脑子不太好使。
有些冲动,经常跟同事吵架。
诸葛亮哪敢将他单独外派出去?
还是将他单独留在身边,自己时时监护着,这才放心。
听完诸葛亮的解释,魏延这才释然,抱拳道:
“延愿随都督守城,必教司马懿不得越雷池一步!”
陆逊领了诸葛亮将令,率五千精兵星夜兼程,赶至渭水北岸。
登高望远,但见蛮兵营寨连绵,藤甲映日生辉。
陆逊谓手下诸将道:
“蛮兵虽勇,然无谋略。”
“吾欲骄其心,徐徐诱之,方可破敌。”
遂唤马岱近前,吩咐道:
“将军可引一千兵马,前去挑战。”
“许败不许胜,败后望插白旗之营寨退却。”
又唤庞德近前,吩咐道:
“将军伏于林中,多设旌旗以为疑兵。
马岱领命而去。
这边兀突骨正与部下商议军情,对众俘主道:
“司马丞相常言,诸葛亮多用巧计。”
“凡到之处,俱是埋伏。”
“今后交战,但见山谷林木茂盛处,切不可轻进。”
第一俘主答曰:
“……大王明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