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都市小说 > 三国:昭烈谋主,三兴炎汉 > 第408章 诸葛亮开海陆双丝路

第408章 诸葛亮开海陆双丝路(2 / 7)

“待鸭军至河北,恐只能食蝗尸矣!”

“且禽畜聚则瘟病起,若生鸡瘟鸭瘴,岂非雪上加霜?”

徐庶也出列补充说道:

“江南与河北相距千里,运十万活禽需舟车千乘。”

“沿途饲料、饮水、役夫,耗资恐不下百万斛!”

大司农麋竺也赶忙疾步上前,跟着附和道:

“况鸭乃民之私产,强征必失民心。”

“若以市价购之……”

他取出算盘,猛地一抖,汗颜道:

“每鸭二十钱,十万鸭即二百万钱!”

“尚需运费倍之——国库现存余粮仅够三月赈灾啊!”

殿中顿时哗然。

羊衜捋须轻笑:

“看来杨侍中妙策,不过纸上谈兵耳。”

杨仪有些不服气,说:

“那汝有何策!”

羊衜叹道:

“适才某已说了,当建设神庙供奉。”

“可李相爷出言反对,想必李相爷一定有更高明的策略。”

“衜愿闻其详。”

李翊捋着胡须轻笑,道:

“适才杨侍中所献之策,倒也并非完全不可采纳。”

“诸公只知其一,不知其二。”

“只知其表,不知其里也。”

一般来讲,

组建鸭军消灭蝗虫,只在现代存在技术实现的可能。

古代想要实现,是非常难的。

这主要因为蝗灾的突发性与快速移动性。

蝗虫群一旦形成,便可以借助风力每天移动上百公里。

在古代,最快的消息传递方式无非是驿马或烽火。

等地方政府和朝廷得知消息,再层层决策、下达命令时。

蝗虫群可能早已横扫数个州县,飞往别处了。

反观鸭子的移动速度呢?

鸭子是陆行禽类,行走速度缓慢。

一天能移动的距离非常有限。

根本无法跟上蝗虫群的迁移速度。

等鸭子被赶到受灾地,可能只能吃到蝗虫过后剩下的“残羹冷炙”或虫卵。

对于扑灭主力蝗群效果甚微。

所以电视上,

我们常看到鸭子大量吃蝗虫,觉得应对蝗灾也不难。

却没有想过要如何把鸭子送到那些蝗虫面前。

另一个原因,

那就是规模化的饲养与调运的难题。

蝗灾一旦来临,覆盖面积可达数百平方公里。

要对付铺天盖地的蝗群,需要的鸭子数量也是一个天文数字、

而在古代,是没有现代化的养殖场和物流体系的。

短时间内要在灾区附近集结如此庞大数量的鸭子,几乎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

同时,如此庞大的“鸭军”开赴前线。

其本身的饲料、饮水、疾病防控以及管理看护人员都是巨大的负担。

很可能蝗虫没吃完,

鸭子自己就先因为饥饿、疾病或踩踏而大量死亡,造成次生灾害。

何况鸭子主要集中在鱼米之乡,尤其是南方水网密集的地区。

而历史上许多重大蝗灾的发源地都在黄河流域。

将南方大规模的鸭子调往北方灾区,涉及跨州连省的协调。

这就需要中央政府的强力指令和地方官员的密切配合。

这在古代“皇权不下县”的治理体系下极其困难。

地方保护主义和“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的官僚作风会成为巨大阻碍。

灾情紧急,根本来不及完成如此复杂的协调工作。

最后便是麋竺所提到的成本问题了。

首先从经济上讲就不划算。

对于古代的小农经济家庭而言,鸭子是私有财产。

让他们冒着鸭子丢失、死亡的风险,远赴他乡去帮别人灭蝗。

而没有直接的经济回报,缺乏动力。

官府若要征调,则需要巨额财政支出进行补偿。

最新小说: 从地狱开始登神之路 斗罗大陆的jojo替身使者 重活一世,我一书封神 重生华娱,95小花养成日记 我的手提式大明朝廷 重生得意须尽欢 坠入掌中 不是游戏吗?怎么你们真修仙啊! 华娱:娶中戏校花,激活黄金词条 我的化身正在成为最终BOS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