既要又要,最是困难。
“可以酌情办理,然后根据实际情况。”
“再考虑在河北实施。”
这样庞大的系统,刘备也不敢全面推行,只能先试点进行。
谈罢退朝,众臣次第告退。
……
话分两头。
长安城,旌旗蔽日。
雍凉大都督诸葛亮端坐都督府正堂,麈尾轻摇间,目光掠过案头西域舆图。
阶下三列使者绛衣玄冠,手捧鎏金国书——
鄯善使者眉目深邃,龟兹使者卷髯及胸,于阗使者额间犹存昆仑山神赐下的朱砂纹。
“自永初元年羌乱骤起,西域都护府倾覆至今,已历百又三载。”
诸葛亮声如清磬,“今见诸君踏碎流沙而来,犹见汉室德音再播葱岭。”
由于国家财政吃紧,自军改重新设立军区起。
李翊便提醒过诸葛亮,国家要减少对关中的军费开支。
言外之意,你需要自给自足,不能全指望国家给你补贴。
但李翊也给了诸葛亮一条具体的办法,那就是重新开辟丝绸之路。
这也是李翊选中诸葛亮镇守关中的原因之一。
因为诸葛亮是古代罕见的具备“现代经济学”观的政治家。
仅凭其历史上建立的“蜀锦”布雷顿森林体系,便足以证明诸葛亮的经济学观非常超前。
尤其是在这个重农抑商的社会,更显得难能可贵。
开辟丝绸之路的好处,诸葛亮当然能够意识到。
中国可以从中获得巨大的贸易顺差。
中国的丝绸、瓷器、茶叶是当时西方世界最渴望的奢侈品。
在国际市场上具有超高附加值。
而且目前汉朝已经渐渐从战乱中恢复过来,
需要对外输出和倾销大量生产过剩的丝绸、瓷器、茶叶。
通过对外输出这些产品,可以为中原王朝带来了巨大的财富。
使西方的金银币大量流入中国。
此外,西域特有的作物,也是中原没有,或者不多的。
如:葡萄、苜蓿、石榴、胡麻、胡桃、黄瓜、大蒜、胡萝卜等。
更别提价格昂贵的宝石、香料了。
当然,这是经济角度。
政治角度上讲,大汉开辟丝绸之路,并设立西域都护府。
本身就是再增加自己的国际影响力。
通过干预他国内政,能够起到牵制北方游牧民族的作用。
种种好处,都使得诸葛亮下定决心,约见西域诸国使者。
而西域诸国得知中国从内乱中恢复过来以后,也是纷纷遣使进献。
龟兹使者以手抚胸,操着一口相当流利的汉话:
“……大都督明鉴。”
“车师六国商队近年屡遭鲜卑劫掠,驼铃惊散于大漠。”
“闻天朝重定雍凉,特请复开河西道。”
言罢,击掌三声。
随从抬入缠枝葡萄纹银盘,玛瑙般的吐鲁番葡萄堆叠如紫晶。
哈密瓜切片盛于冰鉴,寒雾氤氲间恍见天山雪影。
这些都是西域特产。
诸葛亮轻摇羽扇,微笑道:
“昔亮在交州督造楼船,与身毒人泛海通商,宝石换丝绸,象牙易越瓷。”
“今陛下诏令重开陆上丝路,自当复设西域都护府。”
“然商队往来,须以景元钱为通货,不得以物易物。”
这便是诸葛亮敏锐的政治嗅觉。
第一时间提出,重开西域都护府,保护你们西域诸国可以。
但贸易结算,必须用汉朝货币。
只有稍微了解一点现代经济学的,便知道采用他国货币结算贸易,对货币国有多大好处。
一旦西域诸国大量采用汉朝货币,这就可以使得汉朝不断使用剪刀差,薅西域诸国的羊毛。
这可比你打仗掠夺,来的好处多得多。
打仗还要死人,破坏生产。
而通过贸易剪刀差,却可以让你实现可持续性的竭泽而渔。
诸葛亮话音方落,诸使者相视愕然。
于阗人沉吟道:
“我沙漠诸国,多是以物易物。”
“若采用天朝货币,这……”
他不敢继续说下去。
但其想表达的肯定是,万一你们又内乱了,景元钱作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