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其他小说 > 退位让贤 > 第四百四十七章 帝王的乐趣,朱棣的消息?

第四百四十七章 帝王的乐趣,朱棣的消息?(2 / 4)

如今,徐妙锦顺应时势,换下了笨重的甲胄,穿上了新军制式的军服,简洁利落却不失英气。

无论走到何处,这一身装束都格外引人注目。

她虽被册封为贵妃,在这锦绣堆砌的皇宫中却显得格格不入,甚至有些特立独行。

连她宫中的侍女,也被她以军中规矩悉心调教,整日操练得井然有序,颇有几分军营气象。

“贵妃所言甚是。”朱允熥闻言,懒洋洋地抬起眼皮,唇角微微上扬,露出一抹戏谑的笑意,“朕若真是昏君,那你身为朕的贵妃,便是那倾城倾国的妖姬了。将来史书落笔,定会将你描绘得罪不可赦,骂得体无完肤。”

他语气轻佻,眼中闪过一丝狡黠,显然是故意逗弄。

徐妙锦闻言,秀眉紧蹙,狠狠瞪了他一眼,眼中似有火光跳跃。

她出身徐氏,家风严谨,教导森严。

自幼耳濡目染的,皆是如何励志进取、奋发图强的道理。

徐氏一族,向来以刚正自持,子弟中从无如常升那般的纨绔之徒。

在她单纯而坚定的世界里,男子汉大丈夫当秉烛苦读,挑灯夜战,或是闻鸡起舞,磨砺身心。

以后要么投身朝堂,为君王献计献策,运筹帷幄;要么驰骋沙场,建功立业,报效家国。

至于皇帝,更是理应夙夜在公,殚精竭虑,每日除了用膳歇息与批阅奏章,不该有半点旁骛。

最初,她对朱允熥尚存几分期许,毕竟他曾以“大才子”之名传扬四方,满腹经纶的形象在她心中扎根颇深。

然而,自从入宫,见识了他真实的为人,目睹他那些令人瞠目的“荒唐举动”后,她心中那点微弱的幻想如琉璃般碎裂殆尽。

这位“才子君王”与她想象中那个勤勉自励、治国安邦的明君相去甚远。

他既不夙兴夜寐地钻研政务,也不废寝忘食地博览群书,反而在享乐一道上从不曾懈怠,样样精通,乐此不疲。

此刻,被朱允熥这番揶揄之言一激,徐妙锦心头怒火更盛。

她咬紧牙关,恨恨地跺了跺脚,军靴踏在地上发出清脆的声响,似要将满腔的不满倾泻而出,却终究一言未发,转身拂袖而去。

这小丫头,性子倒是烈得很。

朱允熥的声音从身后悠然传来,带着几分戏谑:“你就一点也不想为朱棣一家求情吗?”

此言一出,徐妙锦前行的脚步猛地一滞,似乎被无形的力量牵住。

她缓缓转过身,眸光中夹杂着幽怨与希冀,凝视着那个斜倚在锦毯上的男子。那目光似有千言万语,却又欲言又止。

因朱高煦谋逆一事,朱棣一家受其牵连,被下旨远贬海外。

徐妙锦心中始终存着一份为亲人开脱的念头。

她的长姐徐妙云,正是朱棣的正妃。

姐妹情深,她怎忍心眼睁睁看着姐姐一家深陷囹圄?

然而,每每话到嘴边,她却总被自己的身份与矜持所缚,难以启齿。

“你先过来。”朱允熥懒散地抬手朝她招了招,语气轻描淡写。

徐妙锦犹豫片刻,最终还是迈开步子,走近他身旁,僵硬地在他身边坐下。

她低垂着头,双手不自觉地绞在一起,声音低若蚊鸣:“我姐姐她们一家……按理说,后宫不得干政,我本不该插手这些。可她毕竟是我亲姐姐。”

徐妙锦顿了顿,喉头似被什么哽住,声音微微颤抖:“我娘走得早,小时候都是姐姐照料我,教我识字,陪我熬过那些孤苦的日子。”

说到此处,她眼眶骤然一热,泪水在眼底打转,晶莹剔透,映衬着那张倔强的脸庞,更显楚楚动人。

朱允熥闻言,脸上绽开一抹意味深长的笑意,语气轻松:“朕可以赦免他们一家,不过,朕有个条件。”

徐妙锦猛地抬起头,眼中闪过一抹惊喜,急切道:“你尽管说,只要我做得到,我绝不推辞!”

最新小说: 庶子之征 科举,农家子的权臣之路 妻妾同娶:重生后我当场改嫁渣男他爹 装傻三年:从状元郎到异姓王 你们都追女主?那女魔头我娶走了 这个召唤师简直离谱 无极! 嘴毒天幕:专讲黑历史 快跑,他是贱灵根,不是剑灵根! 拥有两大神通的我,长生是必然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