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其他小说 > 退位让贤 > 第四百六十二章 老朱:我真是乡巴佬?

第四百六十二章 老朱:我真是乡巴佬?(2 / 4)

城墙四周,赫然开辟了二三十条宽阔通道,与城外新辟的区域连为一体。

这些通道皆不设城门,日夜人流川流不息,喧嚣繁盛,宛若一条条奔腾不息的血脉,将金陵的旧城与新城紧密相连。

虽说检查站依然保留,但平日里也并不是总会检查,唯有追捕逃犯或核查税务时才会派上用场。

“新政推行以来,朝廷有鉴于应天府人口稠密,事务繁杂,遂对其施行提级管理。”

吉垣声音低沉而清晰,恭敬无比,又带着几分小心翼翼的谨慎。

“应天府自此脱离直隶行省管辖,升格为直辖府,与直隶行省平级。”

“其府尹之品阶,与巡抚等同,另设应天巡按御史,佐以一应官员,配置齐全,皆与行省无异。”

这些政务,吉垣早已通过禀报过多次。

然而,老朱年岁渐长,常常自嘲“老了,记性不中用了”。

究竟是真的忘了,还是有意借此试探臣下的忠诚与细心,吉垣无从揣度,也不敢妄自揣测。

他唯一能做的,便是谨言慎行,将早已汇报过的事务,再次以最恭谨的姿态重新汇报。

毕竟,伴君如伴虎,谨慎些,总归不会有错。

马车经过一处街道时,老朱的目光微微一凝。

街道两侧,商贩的吆喝声、行人的交谈声、车马的辚辚声交织成一片,喧嚣中透着勃勃生机。

他沉默片刻,眼中闪过一丝复杂的神色。

这座他亲手缔造的皇都,如今正以他未曾预料的速度,焕发出崭新的光彩。

而他,曾经叱咤风云的大明开国之君,却不得不承认,自己竟已渐渐跟不上这日新月异的时代了。

见无上皇沉默不语,吉垣略微顿了顿,目光小心翼翼地掠过帝王那张深不可测的面容,旋即垂下眼帘,以更为恭谨的语调继续禀报:

“除应天府外,松江府因境内新建申城,地处沿海,与海外商贾往来频繁,进出口贸易兴盛,商市繁华,故朝廷亦将其擢升为直辖府,与应天府同列。”

“此外,台湾早已设行省,纳入大明版图;原女真三部归顺我大明后,改设三大行省;草原之地,亦新辟两大行省。”

“如今我大明疆域辽阔,共有两府十九省,气象一新。”

吉垣稍稍抬眼,见其老朱微微颔首,似是对他所言满意,便趁势续道:

“应天府与松江府虽仅为一府之地,然其境内工厂林立,商贸鼎盛,岁入国库的税赋,竟可媲美数省之和,富庶无比。”

“至于草原两大行省,以及原女真三部改设之三大行省,之前朝廷投入重金抚绥治理,颇费银钱。”

“时至今日,皆已渐入佳境,收益可观。”

他语调略微上扬:“草原二省盛产牛羊马匹,源源不绝输往中原腹地,其中尤以羊毛为最。”

“我大明国祚昌隆,百姓安居乐业,家境日渐殷实。”“许多人家为抵御冬寒,纷纷购置羊毛织就的衣物,需求旺盛。”

“然中原绵羊稀少,远不足以应市,全赖草原二省大量供给,方解燃眉之急。”

“不仅如此,草原二省还探得不少铁矿与煤矿,已着手开采,未来必将给大明带来巨大的收益。”

“至于原女真三部之地,自改设三大行省并推行新政后,荒野辟为良田,农桑兴旺。”

“昔日粮秣匮乏之地,如今仓廪充实,竟有余粮外输,令人叹为观止。”

他娓娓道来,条理清晰,如数家珍。

这些情报,皆出自锦衣卫与检校密探呈上的简报,字字详实,桩桩分明。

因老朱常命他将简报内容诵读给自己听,吉垣对这些内容早已烂熟于心,此际汇报,亦是信手拈来。

只不过,当着老朱的面,述说这些国事,仍不免心弦紧绷。

毕竟,老朱喜怒难测,一言一行,皆需谨慎斟酌。

最新小说: 庶子之征 科举,农家子的权臣之路 妻妾同娶:重生后我当场改嫁渣男他爹 装傻三年:从状元郎到异姓王 你们都追女主?那女魔头我娶走了 这个召唤师简直离谱 无极! 嘴毒天幕:专讲黑历史 快跑,他是贱灵根,不是剑灵根! 拥有两大神通的我,长生是必然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