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其他小说 > 退位让贤 > 第五百零七章 南洋臣服录:报纸、宝钞与炮舰!

第五百零七章 南洋臣服录:报纸、宝钞与炮舰!(2 / 4)

这等反差之下,非但难以取信于人,反而会令读者断然弃阅,视报纸为虚伪之物。

但只要稍加曲笔,巧妙铺陈为清官与贪官斗争的故事,效果便截然不同。

此类情节,百姓既乐于,亦甘心接受,且故事高潮迭起,富有张力,能吸引人读下去。

而故事最终的结局,自然是清官战胜贪官,百姓的冤屈得伸张,国家依旧朗朗乾坤,朝廷形象得以正面巩固。

此法可谓一举数得。

报社赚了钱,老百姓读来津津有味,当地统治者亦大感满意。

至于其他类型的故事宣传,更不必赘述,皆可灵活变化,因势利导的宣传,润物无声,广收奇效。

当然,身为大明官方喉舌,《大明日报》自然不会错过对大明自身的宣传造势。

诸如大明百姓的生活何等富足安乐,大明文人的品德如何高尚清正,大明的武将如何英勇无畏,大明军力如何强大,所向披靡,大明金陵城又是如何繁华璀璨,大明商人经商如何诚信无欺……

总之,千好万好,大明之好,天上地下,古往今来,无任何国家能及。

就连大明的月亮,在南洋百姓心中,似乎都比别国要圆上几分。

因为《大明日报》宣传手段老练高妙,行文不着痕迹,润物细无声,南洋诸国民众对此皆深信不疑,渐渐的,大明已成为他们心目中那个最美好、最强大的理想国度,仿若“人间天堂”般的存在。

他们普遍认为,大明之民,个个品行高洁,远胜自己本国百姓。

大明出品的商品,皆为上乘精品,品质一流。

大明的商贾,更是以诚信为本,童叟无欺。

正因为如此,他们不仅乐于购买大明商品,更愿意主动与大明商人往来交易。

这种深植人心的文化认知氛围,对大明开展对南洋各国的贸易、设立公司行号、开办商铺、将大明商品销往南洋民间,起到了不可或缺的推动作用。

毕竟,同样一件商品,只需印上“四字金标”,即“大明出口”四个字,瞬间便能身价倍增,备受追捧。

商人做生意,只要听说合作伙伴是大明商人,都愿意给出更多的便利。

有这样的文化氛围和社会心理做依托,大明商人何愁商品销路不开,何愁生意做不好呢?

大明朝廷也不是光说不做。

对去海外行商的商人,大明官方采取各种措施,加强管制,规范他们的行为。

要求他们时刻注意自己的形象。

朱允熥的信件举报体系,以及都察院等机构加强对官员的监督,还是起了很大的震慑作用的。

相比较而言,大明的官员比南洋诸国的官员要廉洁奉公得多。

虽然其中也不泛贪污受贿者,但比南洋那一票落后国家,就不知道好到哪里去了。

有这批官员管着,商人们也不敢乱来。

这就使得他们与报纸上的宣传有了几分相似。

南洋百姓在见过大明商人的“诚信”之后,又更信了报纸上所描绘的关于大明的种种。

就这样,大明与南洋诸国的贸易顺利开展,大明商人的投资很快遍布南洋各地。

不眼下大明对南洋诸国的资源需求愈发迫切且庞大。

最新小说: 疯了吧!神话天赋你管他叫反派? 剑出华山 带着超市穿越到逃荒路上 悠闲的都市怪谈生活 穿成四福晋后我过上了退休生活 庶子无为(科举) 我在749局的那些日子 抗战:从亮剑开始的批发帝国 三角洲行动:拐一只麦小鼠回家 让你当书童,你替少爷科举中状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