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北顾的模样他此前是没见过的,不过殿试的座位都是按照礼部省试结果来排序的,故而他能按照座位一眼便確定谁是陆北顾。
而赵禎虽然隔著轻纱帘幕看不太真切,但也能看出来陆北顾长得確如皇城司所言,英姿俊伟、仪表堂堂。
而此前福康公主之事,以及杨安国、欧阳修等人或明或暗的举荐,也早已让这个少年的名字简在帝心。
“若是朕的儿子们未曾夭折,怕是也都这般大了。”
心里忽然掠过这么个哀伤的想法,赵禎只淡淡道:“开试罢。”
內侍们捧著早已印刷好的卷子开始按照座位顺序往下发,而殿內的气氛,也开始骤然变得紧张了起来。
尤其是第三、四排的那些闽籍士子,肉眼可见地亢奋了起来。
上个月礼部省试那场罕见的大雪,於他们这般惯於温暖气候生活的南人而言,不啻一场酷刑。
因此,几乎所有人的状態都或多或少地受到了影响。
而眼下春和景明,又在能遮风挡雨的大殿內考试,没有了外部因素的干扰,他们誓要发挥出自己全部的实力,一雪前耻。
毕竟闽地文风鼎盛,科场竞爭歷来酷烈,他们背负的不仅是个人前程,更有一乡一族的殷切期望,甚至整个闽地的顏面。
此刻他们唯有奋力一搏,方能不负闽地这“科举第一”的名声。
章惇天性狷介,省试失利只视作天时不公,此刻趁著卷子没发下来,目光环视殿宇內的眾人,心中唯有一念。
——“礼部省试算不得什么,今日方才是见真章的时候!”
而不光是章衡、章惇、林希、吕慧卿等人斗志满满,其他江南、淮南、荆湖等地的士子,同样也是要努力爭排名的。
当然了,不思进取的咸鱼也有,比如沈括,这小子正两眼发呆不知道想什么呢对於他来说,本来觉得需要备考几年才能考上,故而今年能考上进士纯属意外之喜,他自觉爭不爭排名也都是垫底,乾脆就摆烂了。
至於苏軾,隨著身体情况的恢復,他的状態反而开始出现了明显回落
没办法,文章憎命达,苏軾就是这种“处境越不好越能写出来好文章”的人,这时候前途已经没什么压力了,身体也重新变得健康了,反而也就没之前雪中挥毫的超神状態了。
坐在最前面的陆北顾则是深呼吸了一口气,摒除杂念,將目光投向案上刚发下来的考卷。
——这是他人生中最重要的一次考试了。
按照顺序,早晨考贴经和墨义,先发下来的是贴经的卷子。
把卷子瀏览了一遍,陆北顾发现,贴经的题目难度並不难,至少远比省试要简单。
这也可以理解,官家刚才已经明说了,殿试不考记诵,而且对於他们这种层层选拔出来的精英来讲,贴经题目出的再难,其实也是难不住人的。
故而殿试的出题思路就是乾脆把贴经出简单点,让考生开场放鬆下来,接下来发挥出最高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