荀彧的一句话,带出了两个炸裂的消息!
陛下遗诏!
说明现在陛下已经龙驭上宾,驾崩于许都了。
然而,比上一条更为炸裂的是下面那句——请皇叔承续大汉帝位!
刘备傻了,一瞬间还以为是荀彧捧杀之计。
因为依照传统逻辑,就算皇帝驾崩,也应该是辅佐一位皇子,助他承续帝位。
……我迎皇子,却自坐帝位,岂不是成了篡汉自立的乱臣贼子,落人口实,污了毕生“匡扶汉室”的清名?
刘备知道,依阿斗所言,上一世之所以称帝。
乃因曹丕篡汉,许都误传皇帝驾崩。
那时他若再不称帝,大汉就真的亡了。
可今生,陛下怎会命荀彧带皇子而来,却又把皇位传于我?
这于情于理,都不应该啊!
一瞬间,刘备让自己冷静下来,未应后言,而是说道:“荀令君勿要妄言,陛下尚在人世,何以出遗诏?”
荀彧长叹了一口气:“皇叔啊,此时此刻,消息并未传来。但曹丕若成功僭位称帝,大汉亡则陛下在。但若曹丕未能僭越称帝,则陛下亡……”
说到此,荀彧的泪水流下,声音也变得颤抖,吐出了最后的三个字:
“大汉在!”
“什么?”
刘备惶然一惊,仍是一副难以置信的模样。
但荀彧却退后两步,与刘备拉开了距离,他拉过了皇子刘熙,看着刘备庄严道:“天子诏,刘备接旨!”
刘备赶紧下跪,却未见旨在何处。
诸文武和阿斗也跪下,大家脸上亦是困惑之色。
却见在荀彧的示意下,刘熙过了身,背对着众人。
然后脱下了刘熙的外套。
雪白的孝衣前后,写满了暗红色的小隶字体。
【朕闻圣人言:
国之存亡,匹夫与焉;
君辱国亡,朕何以生?
自董卓乱政,国祚倾颓,宗庙蒙尘,黎民涂炭。
朕虽有九五之尊,实乃傀儡寄命,受制于奸佞之手。
贼子曹丕,弑杀忠良,觊觎神器,其篡汉之心,昭然若揭。
今贼势益炽,竟欲逼朕禅位,毁我大汉四百年基业!
朕身为高皇帝后裔,岂能屈身贼寇、辱没宗庙?
朕决意以身殉国,以谢列祖列宗于地下!
愿以朕之血,警醒天下忠义之士:
国贼不除,汉室不兴!
皇叔刘备,中山靖王之后,朕之宗亲,素有仁德之名,怀匡扶汉室之志。
昔世祖光武皇帝,起于微末,终复汉室,再造乾坤。
今朕将大汉社稷托于皇叔,愿皇叔效世祖之行,承续大汉正统,登基称帝,以奉宗庙、安黎民。
望皇叔提三尺剑,聚天下义兵,剿灭曹氏国贼,扫清六合妖氛,复我河山,还于旧都!
朕虽死,魂佑大汉;
皇叔若兴,朕当九泉含笑,无负先祖。
传诏之日,朕已自戕于玄黄台。
勿为朕悲,唯念国殇!
无持玉玺,唯以朕手抚墨而印,皇子孝衣为凭,汉臣令君为证!】
衣襟左衽,是一个黑色的墨手印。
刘备睁大了眼睛,死死盯着孝衣上“朕已自戕于玄黄台”那一行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