荀彧为丞相。
诸葛亮:尚书令录尚书事,兼凉州牧,兼司隶校尉,兼征西将军,假节钺。
另置三公。
太尉太史慈。
司徒许靖。
司空士燮。
御史中丞(监察百官):徐庶。
尚书仆射:法正
再然后是九卿:
太常(掌管国家礼仪):费观。
卫尉(掌管皇宫门禁及京城内宫的警卫):陈到。
太仆(掌管皇帝车马仪仗):伊籍。
廷尉(掌管国家司法审判):董和。
大鸿胪(掌管外交事务):简雍。
宗正(掌管皇室宗族事务):刘琦。
大司农(掌管国家财政经济):刘巴。
少府(掌管皇帝私人财政及宫廷内部事务):糜竺。
另置大将军:关羽,假节钺,兼荆州牧。
骠骑将军:马超,假节,兼武威太守。
车骑将军:张飞,假节,兼巴西太守。
卫将军:黄忠,假节,兼蜀郡太守。
赵云:羽林郎,执金吾,领羽林卫,兼光禄勋。
暂外放于凉州,护诸葛亮身安。
五虎上将乃见于此,因太史慈位至三公,掌江东兵马,未计于此。
孙绍为长沙太守。
除此之外,另有十二骁将最为出名。
此十二人俱为名将,身经百战。
其各领其兵,或为太守,或守重隘,各有其职,分别为:
魏延、庞德、甘宁、文聘、张任、沙摩柯
霍峻、吴懿、马岱、庞羲、严颜、陈到!
除此之外,亦封赏刘封、关平、刘循、刘阐、高翔、向宠、习祯、傅肜、吴班、张翼、张嶷、傅士仁、潘濬、高翔、糜芳、邢道荣、甘醴、杨怀、高沛、马休、马铁、夏侯兰、吴巨、刘磐、张苞、关兴、蒯越、马良、周不疑、李恢、董允、费诗、费祎、秦宓、蒋琬、赖恭等将。
皆因有功,或为重官、或为将军,或为中郎将。
为新汉栋梁之才,暂且不表。
而后,定良辰吉日。
为刘备举行登基大典。
吉时一到,成都宫城旌旗高扬,甲士肃立。
刘备服衮冕、戴平天冠,登坛祭天,祝文“承天兴汉”声传四野,钟鼓齐鸣,雅乐悠扬。
文武百官按序列坛下,山呼“万岁”不绝;
坛外百姓跪拜,香烛缭绕。
受玺绶、定年号后,帝驾入宫,满城旌旗映日,欢声雷动,汉室重兴之象遍传四方。
鲁肃代表江东,太史慈代表长沙,士廞代表交州,亦表贺言。
至此,刘备算是真的承续了大汉帝位。
与刘备集团存心敌意者,妄称“南汉”、“伪汉”以显割裂;
而认同其汉室正统、尚未归附的各方势力,暂称为“新汉”,以示区别与待其归心之意。
刘备己方,改元彰武,则续以“炎汉”,“大汉”相自称。
而就在刘备登基之时,许都亦行登基大典。
刘康在卑微和胆怯中被曹丕推上了皇位。
至此,大汉南北二帝,一为成都彰武新君,承孝烈遗诏续炎汉正统,得荆蜀雍凉义士归心;
一为许都傀儡幼主,受曹魏胁迫窃帝位虚名,引天下向利者趋鹜,遭天下向汉者鄙夷。
南北对峙,正统之争立现,乱世棋局因之二分,烽火再燃于华夏大地。</p>